-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5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 积分
- 22726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3-25 15: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读者》!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转自 中国新闻网)
◎这是一本在国内享有良好声誉的杂志,人们提起它的名字,便会不由自主地牵触起内心深处的感怀和回忆——它就是《读者》。 ◎创刊32年来,这本杂志不但成为许多人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也成为众多读者人生旅途中的知音。
◎月均发行量达750万册,在世界综合性期刊中位居第三,它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舍与得 对内容的执著
“如果让我投票选出对中国普罗大众之人性影响最为正面且最大的刊物,我会毫不犹豫地投《读者》一票。自《读者》问世以来,我见证了她在以上方面的文化自觉和一贯恪守,令我心怀敬意。”这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读者》杂志创刊30周年时的一段寄语,说出了众多读者和作者的心声。
在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读者杂志社编委会主任彭长城眼中,《读者》深受欢迎,主要源自它对内容的坚守和执著。“大家觉得《读者》好看,首先是它的内容好。它传递出的思想、文化、观念,能让每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得。有所得才会有人去买、去读。”
无论是《点一个太阳给你》等名篇,还是“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等名句,32年来,《读者》就像一位长者,给人以启迪和感悟。它又如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净化着人们的心灵,用爱心、正义、睿智和纯真充实着每一颗感恩的心。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的文章,初看时就感动得流下泪来。之后每次重读,依然会眼泪汪汪。”26岁的谭思嘉现在是一名手机报的编辑,细腻的她多年来一直对《读者》情有独钟。“一个人能用一生尽心尽力照顾另一个没有任何血缘的人,他们之间的情分珍贵难得。而《读者》能够一如既往地指引我们关注和珍惜亲情、友情、爱情,更是难能可贵。”每次翻阅《读者》见到感人的故事或有趣的科普短文时,谭思嘉都会剪下来收集,“同期杂志往往还会买上两本,一本剪辑,一本专门存留”。
“在当下社会,很多人需要心灵的慰藉、文化的提高、精神的提升,这是《读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与彭长城交流的过程中,“责任”这个词被他反复提及,“坚持人文关怀、文化关怀、情感关怀、成长关怀和社会关怀,抵制低俗,是《读者》在内容‘取’、‘舍’上的重要标准。让人们真正地阅读,感受真善美,产生共鸣,我们有责任把内容做到更好。”
秉承“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奉行读者至上原则,《读者》的编辑们每天在收到的约2000封投稿中,在千百份报刊杂志中好中选优,力求把最精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读者。《读者》文章里的主人公,不论是草根阶层的普通百姓还是影响历史的伟大人物,身上无不充满人格力量,闪耀着道德光芒。如今的《读者》,蕴藏着光荣和梦想,契合着大众的需求,传递着“正能量”,已成为国内少有的将精英文化和平民文化较完美融合的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