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一点,我说我的个人观点,打文化牌,就要诚心诚意,不要以为简单炒作就可以成功的,速成的东西都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只有做事做实了,功到自然成。近来东湖争论不休的蒸菜贴,可以看出天门仙桃在这方面还是欠缺一点想象力和创造精神。蒸菜是江汉平原的共同遗产,这张牌由谁来打都没问题,问题是共有的品牌如果大家都来争,就失去了权威性和唯一性,只会越来越糟糕,形成双输的局面。我觉得天门在蒸菜的多样化和特色化方面做得还可以,仙桃自己没有好好打这块牌,已经失去先机,沔阳三蒸是有名气,其实江汉平原都有三蒸,沔阳三蒸也就几十年,稍显简单,难以形成产业链和影响力,如果一厢情愿在那里炒作,接下来你怎么操作这块牌呢?如果仙桃继续打蒸菜牌,不仅让天门蒸菜刚刚来之不易的一点名气打消掉,而且自己也没落得什么好。江汉平原的人都会做蒸菜,都喜欢吃蒸菜,印象中并不觉得天门、仙桃蒸菜跟自己家的蒸菜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要打这张牌,就一定要在差异化方向有所创新和突破。 潜江的做法就不一样了,潜江民歌是潜江独有的就以潜江民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汉平原皮影戏、荆州花鼓戏是江汉平原共有的,就以共有的方式申报,只是潜江做得最好,作为代表来申报,不光申报成功就结束了,而且实实在在地做继承和发扬光大。潜江小龙虾特色餐饮,完全是自然而然红起来的,只是最近几年政府才加以引导培育,由于小龙虾从野生人工寄养、人工工厂化繁殖、出口加工、甲壳素提取等一长条产业链均为潜江人发明,油闷大虾、蒜蓉虾、蒸虾、卤虾等等16种做法均为潜江独创,潜江小龙虾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称号,油门大虾成功获得中国名菜称号,其权威性唯一性和影响力完全不是蒸菜可比的,每年大量汹涌而来的外地食客证明了潜江特色餐饮业的底气和实力。小龙虾走进武汉被哄抢,在武汉有7000多家打着潜江旗号的小龙虾店,这不是简单炒作就可以达到的效果,是实实在在一步一步做成功的,我觉得江汉平原蒸菜这块牌,无论是谁来打,都应该好好学习、研究潜江小龙虾的发达之诀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