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038|回复: 6

[热点论述] 麻城福白菊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思路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428

主题

943

帖子

2304

积分

中尉

治大国若烹小鲜!

Rank: 6Rank: 6

积分
23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27 21: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麻城福白菊的历史文化
药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Ramat.为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中药,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用于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1]。药用菊花主要分布于亚洲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东经113°~120°、北纬29°~38°的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区,我国主要产于浙江、安徽、河南、河北、江苏、湖北等省[2]。湖北药用菊花主产地则在麻城以福田河镇为中心的大别山区。该地产的药用菊花历史上称之为“甘菊”,国内中药材市场称之为“湖北菊”或“湖北花”,桐乡菊称之为“浙江花”,盐城菊称之为“江苏花”或“苏北花”。因麻城方言“湖北菊”与“福白菊”同音,故注册证明商标取名为“麻城福白菊”。作为大别山特产,麻城福白菊是药用菊花中的佼佼者,其历史源远流长。
1、历史传说。麻城山谷灵怪奇峰仙源[3]。相传唐代八仙吕纯阳与其师傅汉钟离到麻城北部仙游,在此发生了“点石成金”的故事。为纪念吕纯阳,当地人将传说中的高山更名为纯阳山。当地人又在纯阳山对面的两座上上建立纪念两位仙人的双庙观。后来,人们发现道观周围有一种奇花,花色纯白,花蕊金黄透红,被道士移植于观内,称之为“红心白菊”。菊入茶,味甘甜,故又称“甘菊”。当地信徒不断引种下山,遂在麻城一带广为种植。
2、药典记载。《本草图经》[4]所收载的“紫茎而气香,味甚甘”之菊是范成大所言的甘菊。明·陈嘉谟《本草蒙筌》[5]载:“山野间味苦茎青,名苦薏勿用;家园内味甘茎紫,谓甘菊,堪收”,李时珍《本草纲目》[6]云:“甘菊始生于山野,今人皆栽植之”,李中立《本草原始》[7]云:“培家园,味甜,茎紫,名甘菊”。明代药用菊花已广为栽培,野生菊已不再作为甘菊药用,仅作野菊用。《本草纲目拾遗》[8]引《百草镜》云:“甘菊即茶菊,出浙江、江西者佳,形细小而香。产于亳州者不可用(作茶菊),白而微臭。近日杭州笕桥、安徽池州、绍兴新昌唐公市、湖北皆产入药。这里的产地“湖北”指的是“鄂东各地” [9],具体是以麻城为主的大别山区。
3、州府志记载。福白菊的种植在州府地方志中也有比较多的记载。《明一统志》说甘菊的特征是“基短花大,味甘美,异于他菊”。明弘治年《黄州府志》物产中有菊[10]。乾隆年《黄州府志》记载:“菊,种类凡百余,未见有落瓣者。”[11]光绪年版《黄州府志》关于物产的记载:“菊,种类甚多。国朝顾景。君不见,一章井序,菊以不落为德。俗传介甫诗句,谓黄州菊瓣落,石城作长歌,不知其实,无之予。适在黄赋。君不见,屈平好奇餐落英,宏景晚服仙骨轻,黄州何如邓州产,霜中落瓣皆虚名。……”[12]说明当时药用菊花除邓州白外,黄州府也有药用菊花,且品质不比邓州白差。
4、县志记载。历代麻城县志中都有大量关于菊花种植、食用、饮用的记载,也有很多关于菊花的诗词。经考证,存世最早的《麻城县志》为清代康熙九年(1670年)版。康熙九年《麻城县志》35—36页记载:“文献通考黄州,宋属淮西路,领黄冈、黄陂、麻城三县,……药草之属曰:……天南星、薯黄、甘菊、白芨……”说明宋代麻城属于淮西路黄州府管辖,药草中已经有“甘菊”品种出现,是为关于“麻城福白菊”正史最早记载。康熙九年版《麻城县志》142页有刘贞和诗《后同翠植》云:“……黄蝶菊丛浑洗石……”,描述麻城某地菊花盛开的场面。光绪版《麻城县志》帝主庙图标识有“东北有花地5块,西以花地抵人行路为界”的文字。陈大章的《歧亭天宝鹿歌》中说到:“……君不见梨园菊部霓裳舞,宏农唱罢来鼙鼓。……”[13]麻城籍明崇祯朝进士曹应昌在《立浪园记》中记载:“……乞寒园多山花,梅、梨、李、菊,野香不知数,而九里香乃特馥……”[14]曹应昌的《客止园赠朱樨玲》:“……闻君实婴姹,焉用餐菊枸。坐阴足消间,耘花心躬理。……”[15]这里的“餐“应该可以理解为”食用或饮用“。说明曹应昌不但在他的私人花园——立浪园里,大面积种植菊花,还将菊花与枸杞一起作为食品或者饮品用,可以推断,曹应昌应该种的是甘菊,也就是早期的福白菊。
麻城人胡翔霭在《九日登高用原韵》说:“龙香铁拨凤檀槽,挚伴闻吟意倍豪。竹杖挑云妨迳仄,角巾簪菊摘烟高。台高戍草空行马,盘拥花餐重赐糕。自是惠连饶雅韵,闲庭绿蚁泛松醪。”[16]说明,乾隆年间九九重阳日,麻城人不但喜欢在头上插菊花登高,还喜欢在餐桌上食用菊花。
5、文学作品记载。北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任团练副使。正月十九,苏轼过光山县,二十日度过关山(今麻城福田河境内),进入春风岭(即今麻城黄土岗镇长岭岗),正月二十一后到麻城县城。正月二十四日黄昏,苏轼与陈季常在歧亭道上欣喜地相逢。因时应景,苏轼赋诗一首《歧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在黄州任上3年多的苏轼游历麻城就有一百余天,苏轼在访问隐居麻城的好友陈季常时又作诗《春菜》:“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波棱如铁甲。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明年投劾径须归,莫待齿摇并发脱。”[17]苏轼将茵陈和菊花苗一起做菜用,由此可见,苏轼用的菊花一定是有益健康的药用菊花,说明北宋时期黄州府及麻城都有甘菊种植,并且已经作为食品在民间使用。明代麻城籍梅国桢《灯下看菊》[18]
《秋夜感怀》:“客里寒威重,愁中夜色微。雁声霜共落,鹊影月同飞。雪压半开菊,风凋初授衣。坐看无限意,不是为思归。”[19]《送汪子建入京》:“霜菊犹堪采,遲留君未還,惊鸿醒旅梦,疲马怯秋山。生事浮沉外,羁愁去住间。春风将爱子,嬉笑入燕关。”[20]民国版《麻城县志》还在《花卉之属》中记载有“菊,春时由根萌芽,析苗分植,深秋开花,名目状态不可胜数,以绿色者为最贵,收子播种,形色皆变。”[21]可见,民国时期麻城除药用甘菊外,观赏菊品种也开始多起来。
1931年1月,红四军在麻城福田河成立,并转战麻城、红安、新县一带。福田河百姓将福白菊送给红军。红军战士受伤了就用福白菊清理伤口,渴了就用福白菊煮茶饮用,深受广大战士的喜爱。麻城籍老将军王树声、陈再道、许世友等则对麻城龟山茶叶、福田菊花更是情有独钟。1957年冬季,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回家乡,经过麻城福田河外婆家时,对外婆家的菊花茶就赞不绝口。
6、文化见证。福白菊的种植在麻城不但是一个农业产业,还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麻城花挑。麻城花挑最初起源于唐宋时期的福田河镇双庙关一带,由当地老百姓采菊挑花的民间劳作演化而成。菊花是当地老百姓一年中最重要的收成,挑菊花时个个心情愉快,走路时扭起舞步,哼起当地曲调。久而久之,挑菊花的花挑就成了一种民间曲艺道具,进入双庙观庙会。麻城花挑在民国时期发展成型,其唱腔被定名为湖北东路花鼓戏。麻城花挑曾于1953年、1958年、1994年3次进北京展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2006年麻城花挑进入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CCTV《欢乐中国行》还播出了麻城花挑,同年麻城花挑远赴芬兰参加国际民间艺术交流。可以说,麻城花挑艺术是麻城福白菊悠久历史的文化见证人。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18.
[2]邵清松,郭巧生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来源: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8.
[5]陈嘉谟.本草蒙筌,点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78.
[6]李时珍.本草纲目,点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929.
[7]李中立.本草原始,点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7.
[8]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62.
[9]百度百科  甘菊  查询结果
[10]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黄州府志》44页
[11]乾隆十四年《黄州府志》62页
[12]光绪十年版《黄州府志》147页
[13]光绪八年版《麻城县志》517页
[14]乾隆六十年版《麻城县志》331页
[15]光绪八年版《麻城县志》588页
[16]乾隆六十年版《麻城县志》402页
[17]《苏东坡全集·卷九·诗六十七首》
[18]
[19]光绪八年版《麻城县志》575页
[20]光绪八年版《麻城县志》576页
[21]民国二十四年版《麻城县志》(续编)54页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428

主题

943

帖子

2304

积分

中尉

治大国若烹小鲜!

Rank: 6Rank: 6

积分
23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27 21: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麻城福白菊产业的现状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后,麻城市始终坚持把福白菊作为农业特色龙头产业来抓,先后将菊花产业列为麻城“六个百里特色经济板块”和“三乡三业”规划,并作为麻城农业第一品牌来发展,在项目、资金上给予大力的扶持。麻城市还先后积极开展菊农技术培训,组建菊花协会,福白菊品质、产量都逐年攀升。到2008年,福白菊种植已经覆盖麻城福田河镇、黄土岗镇、乘马岗镇、顺河镇、三河口镇五个乡镇,涉及面积1300平方公里。此外,在大别山南麓的河南省新县田铺乡、周河乡、商城县长竹园乡等都受到辐射,都有较大规模种植。以福田河镇为中心的麻北山区的福白菊种植面积已经超过3万亩,产量超过2000吨,系列产值超过1亿元,成为当地老百姓的主要收入之一。目前,全国药用菊花产量在10000吨左右,福白菊产区的产量就占到1/5,是中国药用菊花最重要的三个产地之一。
如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福白菊这个特色品牌、特色产业更是举足轻重。值得骄傲和欣喜的是,福白菊已成为全市农民名副其实的当家产业。福白菊产业协会还被湖北省农业厅、民政厅、省工商局授予“湖北省先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强”称号。到2000年,福田河已经跻身“全国三大药用菊花基地”行列。近年来,来自全国各地菊商纷纷汇聚麻城市,进行福白菊交易。全市还先后注册了10余个菊花商品商标,全市全部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为指导,实行了规范化种植、加工。先后兴建了菊花加工企业8家,生产20多个品种的福白菊茶饮料系列。 2003年,福田河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福海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720万元建成占地13.5亩的福白菊工业园,已建成3条菊花杀青生产线,12间烤房,一座250吨的菊花冷库,加工包装车间2个,仓库1个。福白菊产业协会会员企业—湖北邦宇药业有限公司也正在利用其GMP车间进行菊花保健饮料深加工,还正在与多家国内外商家达成生产订单。凤凰白云山、王老吉等知名药品食品加工企业进入麻城福白菊产区。
2004年福白菊省级GAP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2005年12月,《麻城福白菊》地方标准通过并发布实施。2008年,麻城福白菊成为国家农业部首批28个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一。2008年麻城福白菊2个标准箱从武汉海关出口马来西亚。2009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通过并发布“麻城福白菊”证明商标。现在,面对新形势,作为一个古老的绿色品牌,已流香千年的福白菊,正面临着走出大别山、走出国门、飘洋过海的良好发展机遇。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428

主题

943

帖子

2304

积分

中尉

治大国若烹小鲜!

Rank: 6Rank: 6

积分
23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27 21: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麻城福白菊的产业优势:
作为千百年来麻城选育出来的优良菊花品种,福白菊对麻城的气候、地理条件有很好的适应性,麻城发展菊花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1、特定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形成了“福白菊”独特的品质特征。
主产福白菊的湖北省麻城市福田河镇是麻城正北部山区,位于大别山长江淮河分水岭南麓向阳地带,地貌顺大别山及其余脉之山势,由北向南逐级下降,其基本地形特征是“七山一水二分田”,这里谷宽丘广,冲、垄、畈犬牙交错,坡度为5—24度,海拔100 m至1000 m。这些特定的地理特征为菊花等菊科植物营造了良好的小气候。这里还是举水河源头所在地,水质好,无任何工业污染,土壤具有典型的南北过度的黄棕壤特征,土层深厚,保墒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5%,碱解氮82ppm,有机磷11.9ppm,有效钾165ppm。菊花最佳种植地带为海拔200 m至800 m之间的山丘河谷地带。湖北中医学院专家研究报告表明:以福田河镇为中心的麻北大别山区非常适合福白菊的生长,特别是海拔200m~800m的山丘河谷地区是最佳种植地带。而福田河等麻北山区版图面积的95%以上都属于菊花最佳种植地带。
2、特定的气候环境保持了“福白菊”独特的天然属性。
如果说浙江桐乡的杭白菊品牌最响,江苏盐城的菊花产量最大,那么,福白菊无疑是品质最好的。福田河镇等麻北地区属亚热带向温带气候过渡区域,为大陆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6摄氏度,月平均最高气温7月25.9—28.2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8—41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6—﹣16摄氏度。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634—2229小时之间;太阳辐射量为96.0—112.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在1112.2—1688.7毫米;全年无霜期237天。具有四季分明、降水适中、水光热同步等特征,非常适宜菊花的生长发育。
3、规范的种植加工模式形成了福白菊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品位特征。
福田河等地区出产的福白菊其质量经湖北中医学院等科研机构反复测定,并与杭白菊、黄山贡菊、滁菊等菊花进行比较表明:福白菊品质更优,口感更好,在总体品质上尤其是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远远超过其他菊花。由于全市处于长期的纯农业生产状态,几乎没有工业污染,加上近年来麻城市大力推广福白菊种植规范化,使福白菊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均远远低于国家核准标准,甚至达到标准较苛刻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428

主题

943

帖子

2304

积分

中尉

治大国若烹小鲜!

Rank: 6Rank: 6

积分
23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27 21: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麻城福白菊产业的发展思考
1、继续加大科研力度。2002年以来,作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福白菊纳入了“湖北省地道药材规范化种植(GAP)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课题,2003年福白菊产区列入国家级农业气候区划项目,2004年福白菊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列入国家第五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项目。项目聚集了一批省内著名的中药材专辑、农业种植专家、气候专家,他们的科研极大促进了福白菊产业的发展。今后还要,加大力度,向上争取更多更大的科研项目,更多的专家教授来麻城从事福白菊的研究,从科研上促进菊花种植品质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麻城市要成立相应的菊花科研机构,集中一定的科研人员参与福白菊的品种选优、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初加工等技术的深度研究。
2、走规模化、规范化的道路。福白菊产区的规模在全国已经有了一定影响,但要实现本地工业化加工,还要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产量,使麻城成为中国药用菊花最大的产地。这几年,麻城在福白菊规范化的道路上也摸索了很多好的经验,但是远远不够,特别是规范化种植的问题,面临很多的难题,比如,土地过度分散,千家万户种植,标准难以统一,农药残留难以控制,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难度。今后,要鼓励农民相对集中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土地,实现规模化种植。福白菊产区的农药残留控制要从宏观农药控制和具体田间控制相结合。要研究制定一套农业身份证追索系统,以达到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有效控制。
3、走工业化道路。当前,福白菊的农业种植规模已经在全国有影响了,但一直受制于没有本地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参与。今后,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规模以上中药材加工企业或食品饮料加工企业参与福白菊工业产品的开发,具体涉及菊花中成药、菊花食品、菊花茶饮料和酒饮料等开发方向。
4、精品名牌战略。当前《麻城福白菊》地方标准已经通过,农业部的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已经拿到,“麻城福白菊”证明商标即将通过。杭白菊已经通过了国家标准,福白菊的国家标准通过努力,应该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拿到。但是,福白菊的中药材GAP认证,则需要政府拿出真金白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真正参与,种植基地严格按照规范才能通过,它是名牌战略一个重要的争取目标。
5、出口战略。福白菊原材料已经实现了向东南亚的出口,受信息、农残等条件的限制,目前,欧美、韩日等市场还没有取得突破,除了提高福白菊出口自身标准外,还要组织市场营销力量与海外加强联系,尽快实现欧美及韩日市场的突破。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530

主题

3675

帖子

4771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4771

IP属地:广东省肇庆市

发表于 广东省肇庆市 2013-3-27 22: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麻城福白菊没有形成产业品牌形象,据说很多杭白菊就是在麻城订货,然后挂杭白菊的牌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0

8

主题

856

帖子

1328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28

IP属地:上海市

发表于 上海市 2013-3-27 23: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大做强不容易

还有很多路要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428

主题

943

帖子

2304

积分

中尉

治大国若烹小鲜!

Rank: 6Rank: 6

积分
230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3-27 21: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麻城福白菊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思路
福白菊  chrysanthemum′fubaiju′,又称福田白菊、湖北菊、甘菊,是产于以福田河镇为中心的湖北省麻城市北部山区的药用菊花。作为药用菊花中的佼佼者,福白菊以其悠久的历史、漂亮的花型、独特的品质、宏大的规模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注意,是中国药用菊花品质最好的产地之一,福田河镇也被誉为“中国菊花之乡”。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