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工巧匠让冷门行业生辉
在建筑业中,园林古建绝对属于冷门行业。“大冶古建”如何成长壮大?未来又该如何取得新突破? 在大冶,提起古建产业,不能不提殷祖镇。在殷祖,新屋村孙太奎的名字无人不知。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孙太奎就开始从事古建施工,由于技艺精湛,很多同村人拜他为师。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新屋村走出了数十个古建施工的大老板。 随着城市美化和旅游业的需求增加,大冶的古建行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假山盆景,到广场公园,“大冶古建”逐步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同时,对工艺技术的不断追求,使之获得了更大成功。 殷祖镇的古建技术能手们,深感单打独斗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决定抱团闯市场。1986年,在镇政府的撮合下,他们联合组成了殷祖园林古建公司,并于2005年改制为湖北殷祖园林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屡接大单,三峡库区重庆市云阳县张飞庙的整体搬迁、重庆涪陵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中国最大的仿唐式建筑山西永济鹳雀楼等,均是该公司的杰作。 如今,该公司具有仿古建筑一级资质、文物修缮一级资质、设计乙级资质、园林绿化二级资质,是湖北省同行业中资质最高、业务种类最多的古建企业。 为壮大古建行业,殷祖镇努力打造全省古建材料第一镇,古建材料生产厂家纷纷落户殷祖工业园。目前,大冶古建产业从单纯施工,到现在已形成设计、生产、施工、服务全产业链。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长姚兵认为,大冶古建产业必须与时俱进,采用电脑设计、3D技术等新工艺,用高新技术改造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古建之乡”应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传承基地。(来源湖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