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85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 积分
- 22726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教育反思:试问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课”是“实践”些什么?
我说教育要反思:就是我们说的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课”都是“实践”些什么?,都“实践”了些什么?
当然是听听网友的意见;
当然是听听家长的意见;
当然是听听同行的意见。
我的意见,不怎么好听。我是抛砖引玉,我是抻脑壳接石头。
1、“社会实践活动课”成了政宣的“中心课”、“任务课”、假大空语言的、假大空文化的“载体课”。
——不然学校是怎么抓德育的,是怎么抓整治教育的,是怎么抓上头布置的政宣任务的,没有活动,木有政绩呀。
2、“社会实践活动课”成了头头脑脑和旅行社和文化经营者的合作商业活动,美其名曰,科学教育,传统教育,红色教育。
——这里名正言顺成了赚钱的旗子,这里挂羊头卖狗肉畅通无阻。
3、其实,不要忽略另外一点,我们课标、我们大纲一点也不马虎,那是实实在在要求的素质教育,要求的社会实践教育,要求的活动课教育(当然春游不行,踏青不行,游山不行,写生不行,都不安全)要落实。
——没有学校组织的、课堂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学生就没有“社会实践”,没有社会实践技能、知识了。我反问,怎么可能?这些东西真的不要什么大纲,不要这种形式实践,学生就没有“社会实践”了吗?
前些年,为大学生做所谓实践活动牺牲,我放了厥词一次。
这次我还想“大放厥词”了。“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的事,是“实践”的事,是学生和家长和社会的事;几乎可以不关课标和学校的。
放完“厥词”,还是愿意听听朋友们的意见。朋友无妨拍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