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远煌 于 2013-3-29 21:28 编辑
饺子文化 文//杨远煌 北方人【指小麦主产区的人】爱吃饺子。当然,南方【指水稻盛产区】也有人吃饺子。对于饺子,北方人与南方人有很大的差异。当然,这里的北方与南方并不是绝对的地理上的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饺子在北方人心中的作用与地位是南方人没法比的。北方人平常日子就爱吃饺子,南方只把饺子当零食吃着好玩,很多南方人一辈子都没有吃过饺子。北方吃饺子的人数之多,普及率之高,消费之平常,甚至有的时候就是主食,南方难以见到。北方人在大年三十即除夕团年的那餐非得有饺子不可,这时候的饺子象征着幸福与团园,就好比南方人除夕的团年饭。个中缘由并非我这位才浅学疏之人解释得了的。不过,我觉得,饺子在南北方之间的差异与物产有紧密的关系。南方盛产稻谷,米饭是主食,北方是小麦的主要产区,饺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了。有了地域特色,有了历史的演绎,就有了华丽的转身,饺子就有了文化的外衣与包装。如货币,被确定为最早的货币的形状与女性生殖器的外表形状一样,远古的硬币表面还烙有男女交媾的图案。经过历史的演绎,货币有了华丽的转身,到今天,货币制作得又精致又精良又精美,如今的人们之所以酷爱货币,除了特需要外,与货币的外表特有向心力有一定的关系。有外国人指责中国的作家爱用人的下身写作,特别是男作家爱用女性下身写作,说是低俗,整个说法我既赞成,又不赞成。赞成的是中国的男作家【当然不是全部】确实有爱用女性下半身写作的,但是,我不赞成“低俗”一说。我的理由是,中国的作家太穷了,太需要钱了。写作不是行为艺术,是艺术行为,作家直接说自己穷不算艺术,说得含蓄点不至于丢面子,只好用货币的原生态来写作,表面上爱女性生殖器,实质上爱货币。你说悲哀不悲哀?!这是日的野白话,话题回到饺子文化上面来。 某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唱响唱红了一首歌曲:《常回家看看》。歌曲中有这样的歌词: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这“好饭”就是年夜饭。我推论,歌曲的词作者可能是南方人,即使是北方人,词作者对团年饭也是情有独钟。 我揣摩饺子文化有一定的时间了,这饺子文化真值得琢磨琢磨。 饺子的构造主要是两方面:外面是皮,里面是馅。 这里说的饺子当然指用来供人家食用的,是出售的,是商业行为,绝不是自产自销的。如果,饺子的馅好皮也好,货真价实的,这个是不和当代人的心态和做法的。因为当代做生意买卖的人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面对的是又要好吃又不肯多出钱的消费者。你的选择只能是只把外面的皮做得精巧精致,至于里面的馅做得怎样,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如果馅做得好,皮做得粗糙,一方面消费者不识货,一方面做饺子生意的也吃亏不讨好。原因是大众的消费心态是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是先重外表,或者只重外表。我们看人好不好,不能只看其外表长得好不好,穿戴好不好,话说得好不好,重要的得看实际的做法行为好不好。看政策好不好,不能只看规定或者写在纸上的好不好,还得看执行到没到位,写在纸上的政策再好没有执行到位也不好。 饺子文化真的可以包罗万象。 饺子产于北方,盛行于北方,而北方人讲话的口音就听得出饺子味,北方人尤其是北京人的方言几乎每一个字都卷舌,舌音太重。普通话起源于北方,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以北方为主,南方的少之又少,寥若星辰。全国最大的文化城市北京在北方,北方的文化占主导地位。这与饺子一起成为北方人的骄傲。 在特色国里,各行各业都可以用饺子文化来说事。说你是当家做主的,你却没有选票。说的是全心全意为你服务,但是,一切你都得拿钱,其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币服务。政策也好,法律也罢,说的好,写得硬,谁有钱就倾向谁。产品的广告,骗子的招术等等,都象饺子的皮一样,非常的华丽,够吸引你的眼球与注意力,极具诱惑力,里头的馅总是变质贬值的,说的是仁义道德,做起来屁滚尿流,总是你吃亏,还说你得了实惠。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饺子的馅都是变质贬值的,有时候也有几个货真价实的,但是,太少,不够数。如反腐败,总还捉几个硕鼠给你看看,不过,大多数硕鼠却放了活路子,这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叫你摸不着头脑,然后,好整的你跟着围着谬论和伪命题团团转,你是得不到真理的,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在特色国里,参透了饺子文化就参透了所有的一切。不过,即使你参透了饺子文化又能怎样,因为,自古以来,总的来说,只有买东西的上当,哪有卖东西的上当。 世上无神鬼,尽是人在闹。这饺子何错之有,关键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你有选票,那是邪路。举饺子文化大旗,走饺子文化之正道,干的却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说白了,就是忽悠你日哄你没商量。 这饺子文化为什么会大有市场呢?林语堂先生有这样一句话:中国就有这么一群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利用饺子文化来侵蚀民众,来毒害民众的人是不会自己消失的,要么得动大手术,再就是等待着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