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将实施九大教育惠民项目
记者 周鹏 李文勇 盛为华 见习记者 焦志新 根据市委、市政府今年提出的100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三项创建”、“一线一点”和政府“十件实事”建设的要求,今年我市将实施9项教育惠民项目。
今年,全市教育系统将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要求,推进教育现代化,转变工作作风,推动教育内涵发展,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促进孝感“五个跨越”,加快“五个城市”建设,打造“湖北苏州”,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高校优势特色整合提升 以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为基础,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依托,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在孝感市临空经济区打造一所开放性、国际化、高水平(世界知名、国内一流)、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孝感新技术学院。该项目拟总投资10亿元,规划校园占地面积2000亩。 中高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 今年投资968.7万元,实施孝感电大(孝感师范)校舍改造工程,按照全日制在校生3000人的规模完成校园改造整体规划设计、3栋学生宿舍、学前教育艺术楼及校园中心广场改造。投资800万元,完成孝感工业学校5000平方米的第二栋学生生活用房建设工程。向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申报孝感生物工程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做实投资1000万元的项目计划。 湖北职院南校区建设 为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更好地服务孝感经济建设,今年起将加快湖北职院南区建设。该项目规划建设用地500亩,总建筑面积242237平方米,总投资41660万元。 高级技校基础能力建设 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为契机,重点建设好学校数控、电子、计算机三个专业、5个实训车间,各培养学科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2名,校企合作企业共6个;建成数字化校园网机房、开发校园网应用系统等基础建设,同时积极向有关部委申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两个项目,将市高级技校打造成有特色的职业示范校。 城乡幼儿园普及建设 2013年在城乡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30所,新增幼儿学位4500个,并加强对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保育员和保健医生等业务培训。逐步规范办园行为。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为完成国家提出的到2015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三项创建”工作要求,在加强“一线一点”沿线学校标准化建设同时,着重面向农村薄弱学校,制定好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2013-2015年),并每年完成60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通过三年建设,使全市中小学校逐步达到布局合理、校舍安全、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生比符合要求。
东城小学建设工程 按照《孝感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2008—2020)》(孝感政函〔2009〕5号)要求,为加快东城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孝感东城新区打造成武汉城市圈中的“战略门户新城”和体现现代城市文脉和特色的“生态文化新城”提供智力支撑。着手在东城新区新建一所占地3.7公顷,校舍建筑容量29850平方米、可容纳2160人的48个教学班的小学。今年主要完成学校建设的前期工作任务。 孝感高中二期工程 为不断提高孝感高中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拟在孝感高中新校区西侧征地78亩,建设孝感市永新中学和孝感高考补习中心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如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等);完善孝感高中教育教学配套设施(如综合楼、风雨操场等);由受让方在老校区就地还建老校区教工宿舍;建设永新中学运动场;后湖渠校内段暗化改造、道路、绿化、围墙等各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2013年主要完成征地及校园建设前期工作。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从今年开始,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加快“三通两平台一能力”(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到2015年,完小以上学校完成网络宽带校园全覆盖,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名师‘1+X’同步课堂”,初步实现孝感教育“优质资源班班通”;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为师生搭建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建立孝感“教育资源”和“教育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资产等信息入库;建立和完善孝感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认证工作机制,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所有教师的培训和认证工作。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据悉,2012年,全市共投入教育经费44.2亿元,同比增长27.67%,各项兴教、支教制度得到了完善和落实,全市非义务教育学校和单位的绩效工资落实进入实质性阶段;先后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食堂建设、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等7大类176个教育工程项目,农村学校基础办学条件得到切实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