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67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
在实践中探寻“中国梦”的“黄金比例”发布时间: 2013-03-29 11:57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百年中国,从历经烽烟的百年屈辱到发出民族呐喊的独立自强,从红色井冈的星火闪烁到鲜红旗帜上写就的苦难辉煌,从不安动荡的十年浩劫到激辩反思后的求是思想,一直到历史巨人为中国道路划亮一道曙光,春天的钟声已然奏响,改革的动能不断释放。历史车轮驶入正轨,将新中国领进大国交锋的殿堂。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中国,令世界为之惊叹。如果说,人类的诞生是实践的第一次历史性尝试,那么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探寻复兴之路更是一次壮丽的远航。正如陶德麟先生所说,“这就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过程”。
百日新政,万象更新。从理念升级到作风转变,从制度革新到举措跟进,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朝着人民期待的目标踏实前行,企望摘得亿万国人矢志追寻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吹响了追梦的号角,全国两会的好声音引领着前进的航向。然而,在人民寻求发展、追求共富的追梦路上,靠什么做参照?拿什么当路标?唯有实践。因为,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人民评说历史功过的永恒度量。“中国梦”,路漫漫其修远。既不能只在大脑中构建,更不能只在嘴上夸夸其谈。唯有实践。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内部有环境资源、社会思潮、执政压力相互交织,外部有利益斗争、意识渗透、战争风险此消彼长,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成为复兴之路上不可回避的历史性课题。而“解题公式”就刻在历史长廊——实践就像连接现实与目标的“黄金分割”,只有借助实践的“混合运算”,才能无限接近真理的“标准答案”。
实践得选准路径。道路决定成败。说到底就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走极端冒进的歪路。选对路径,才能准确落脚。实践是目标定位的依据。“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是一个能够让人人通过努力“获得出彩的机会”、一个“能在人们心中激起共鸣”的目标,应该是“一个科学的、踏实的梦,而不是好高骛远的乌托邦式的梦”。历史证明,那些不切实际、超离现实的路径遐想,只会让梦想的脚步停滞。实践又是指导前行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创新不断。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勇于涉险的改革勇气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实践归根结底得依靠人民。人民是时代的主人,是历史的主宰者。我们必须敬畏人民,尊重人民,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虚心向群众求教求解,而不是高高在上、拍胸决断。只有真正做到眼睛朝下,不唯书,不唯上,“把一切判断和措施都交给人民群众的实践去检验”,才能用好实践工具,去伪存真,趋利避害。最终走出一条通向真理和目标的正确路径。
实践需三思后行。一个善于总结的人才能接近成功,一个懂得反思的民族才能立于不败。实践,首先得认真总结过去。从历经艰难困苦的中国共产党以“民主”二字打消“历史周期”顾虑开始,一代代领导集体总结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精髓,留传下“密切联系群众、批评自我批评、理论联系实际”的三大法宝,指导着工作实践。与此同时,当改革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并创造无数中国奇迹的时候,人治思维、教育气虚、环境污染、公平孱弱等一系列突出矛盾,也暴露出政治体制亟待解决的诸多弊病。唯有在实践中反思,才不至于让制度优势搁浅、将政策优势削弱,才不至于重蹈历史覆辙。我们还应该反思当下。科学发展观提出已近十年,但科学发展理念和正确政绩观仍未全面普及,快速发展的资源代价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干群沟通的梗阻频现和矛盾交织互生,偏离宗旨的官僚做派和腐败常有常新,这些正积蓄着执政风险。要避免这些风险,追求人民满意的发展、人民期待的政府、人民渴望的幸福,必须学会反思。发展终究得面向未来。即便困难重重、压力巨大、风险伴随,唯以实践不懈求索。
实践靠实干智取。人类没有理由摒弃历史,更没有资格背叛过去。历史的兴衰起落正印了马克思的论断。唯有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力予智谋,方能通往善治。然知易行难。必须咬定青山不动摇。“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的实惠”、“让百姓生活充满阳光、尊严、幸福和希望”是“中国梦”的缩影,实现“双百”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拥有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中国人,唯一要做的就是心系未来、脚踏实地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戮力前行。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咬定青山,绝不动摇。必须逆水撑船不懈怠。目标既定,以恒为之。经验告诉我们,矛盾这个近邻如影随形,发展也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必须“逆水行舟用力撑”。面对改革阻力,得敢于啃硬骨、涉险滩,“宁要微词,不要危机”;面对民生大计,要勒紧裤腰带,“习惯过紧日子”;面对生态环境,要宁缺勿污,彻底戒掉GDP至上的路径依赖;面对腐败问题,要痛打“苍蝇”,更要敢打“老虎”,将权力锁进制度牢笼。总之,遇到困难,就在困难中求解,遇到钉子,就像钉子学习,攻坚克难,逆水勇进。必须步步为营不折腾。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没有道理。因为稳定是发展之基,没有稳定,一切发展将是给他人做嫁衣。决策领导者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自觉、使命自觉投身实践、指导实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准,克服政绩冲动下的运动式发展和政绩投机,始终以民生为本,找准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的临界点;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习惯,通过法治方式提升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看家本领,维护制度和规则公平,寻找维稳思路与法治观念的交汇点;培养“闻过则喜”的雅量,通过开门纳谏拓宽言路,换取民众的理性回应,找到权力行使与权利诉求的平衡点。人民是历史的推动者,也是政声的评论员。唯以人民所盼为施政方向,以人民幸福为奋斗目标,才能参透科学发展的奥义,实践步伐才会越走越坚实,“中国梦”的入口才会越来越清晰。
李克强说,“凡事想要做成的话,总是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作出可能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就是践行“中国梦”的“黄金分割”。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虽无止境,却可以度量。在发展过程中,每一轮改革的推进、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每一次危机的转化,都会在历史的坐标上留下一个刻度。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的模式早已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以科学的眼光审视全人类发展的经验教训,充分运用并发挥“后发优势”,不断调整心态、调准目标、调匀呼吸,乘风破浪。实践就在眼前。只要认准路径、三思而行、实干智取,不灭信仰、不忘来路、不舍昼夜地向着既定目标毅然前行,我们就会无限接近人类最壮美的蓝图,挥就属于中华民族最壮丽的篇章。
来源:荆楚网
作者:刘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