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55
贵宾
   
- 积分
- 7514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3-3-31 08: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30 芒种节——亡种劫——扬州屠城
本章说用“芒种节”谐音“亡种劫”祭奠扬州屠城十日的无辜(1645年、顺治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第二十六回写道:
林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想起了早起的事来:“必竟是宝玉恼我(虏祸)要告他的原故(不说“缘故”,说的是“原故”——“扬州”;“原故”也有故乡之意,林黛玉的故乡是扬州)。但只我何尝告(剿)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虏祸)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扬州)边花阴(淮阴)之下(家),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原来这林黛玉(清鞑儿)秉绝代姿容(本绝代奇凶。绝代,种族灭绝),具希世俊美(属夷世清魔——清军屠城的残忍),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头脑弃家——头脑搬家,指屠杀)一闻此声(城),俱忒楞楞(头脑落地之声)飞起远避(扬州城内腐尸恶臭,鸦雀远飞),不忍再听(书中林黛玉不知哭过多少次,唯独芒种节前一天的哭竟然“落花满地鸟惊飞”,并为此哭赋诗,在红楼梦二牍中,黛玉的哭原是扬州屠城造成的灭门悲痛)。真是:
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希(辫儿残暴十日洗。辫儿——对清人的蔑称),
独抱幽芳出绣闺(此句中暗藏“扬州”二字:“幽芳”切“扬”,“出绣”切“抽”——“州”。和前一句相连就是:辫儿残暴十日洗扬州。另外: “独抱”谐音“屠罢”,“闺”谐音“光”,全句意思:屠罢扬州光),
呜咽一声犹未了(午夜一城屠未了——扬州屠城是从夜晚开始的),
落花满地鸟惊飞(脑瓜满地刀竞飞)。
那林黛玉(娘代女)正自啼哭(褪裤——脱裤,清兵奸淫扬州女子),忽听“吱喽”一声(一伸;一城),院门开处(沿门开处——挨家挨户奸淫;媛牝开处),不知是那一个出来(不只是哪一个杵来——不只一个畜生发泄,轮奸)。
第二十七回写道:
话说林黛玉正自悲泣,忽听院门响处,只见宝钗出来了,宝玉袭人一群人送了出来。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宝玉等进去关了门,方转过来,犹望着门(扬州家门)洒了几点泪。自觉无味(污秽——屠杀的尸腐之气),方转身回来,无精打彩的卸了残妆,
紫鹃雪雁素日知道林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了什么,常常的便自泪道不干的,先时还有人解劝,怕他思父母,想家乡(想念家乡扬州),受了委曲(围困),只得用话宽慰解劝,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常常的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也都不理论了。所以也没人理,由他去闷坐,只管睡觉去了。那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含着泪,坐到二更多天”就暗示扬州守将史可法的“深更泪”——史可法将与扬州共存亡,用《桃花扇》中的话来说:不怕烟尘四面生,江头尚有亚夫营,模糊老眼深更泪,赚出淮南十万兵)…
红楼梦中对“扬州屠城”还有其他暗示,如林黛玉之父林如海就谐音“陵如海”;第十四回回目“林如海捐舘(死的婉指)扬州城”,“捐舘”就谐音“全完”;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的“仙逝”就谐音“全死”,并且都点名扬州城;“贾夫人”谐音“江淮人”,扬州口音主要是江淮官话;第五十七回中贾宝玉装疯要把林家接黛玉的人打出去,贾母说“林家的人都死绝了”等。
31 芒种节——亡种劫——祭奠皇孙
再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的被害(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四月二十五日),第二十七回写道:
……一宿无话。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伪——这个芒种节的时间是曹雪芹自己设的,所以称伪时)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皇孙——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是明神宗的孙子),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杀)日了,众花(中华)皆卸,花神(皇孙——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四月二十五日,吴三桂亲自部署和执行对永历的处决。曹雪芹设计次日为芒种节——亡种节)退位,须要饯行。然闺(桂——广西简称桂,南明永历帝称帝广西肇庆,永历曾袭桂王)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都肇庆——南明永历帝以肇庆为都)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纸轿纸马,和后面的干旄旌幢都是用于祭奠亡灵,焚化、招魂用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都系了”含有“广系”——“广西”之意,南明永历帝称帝广西)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飖,花枝招展(皇姬遭斩),更兼这些人打扮得(大半都)桃羞杏让(刀削绳绑),燕妒莺惭(鹰狗野餐),一时也道(悼)不尽。
二十八回写道:
那林黛玉正自伤感, 忽听山坡上也有悲声,心下想道: “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赤子——忠于明朝的赤子)不成?”想着,抬头一看,见是宝玉。林黛玉看见,便道:“啐!我道是谁, 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恨清悼明)的......”刚说到“短命(悼明)”二字,又把口掩住,长叹了一声,自己抽身便走了。
说到“恨清悼明” 忙把口掩住,长叹了一声。原因很清楚:反清复明是要杀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