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912|回复: 7

湖北方言“家”的读音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83

主题

1791

帖子

239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9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4-2 20: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刀客 发表于 2013-4-2 14:39
学问老深,而且明白如话,语言幽默。这就是风流才子,满脑子才华外泄,谢谢艾版! ...

哦!刀客老弟过誉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83

主题

1791

帖子

239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9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4-2 20: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大歌 发表于 2013-4-2 14:34
喜欢艾苠版主的民俗文化系列。问好!

与大哥一起探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83

主题

1791

帖子

239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9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4-2 20: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枫林渡 发表于 2013-4-2 11:57
这就是真正的学问,学习。

呵呵,一起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河南
精华
26

97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1282

IP属地:河南省濮阳市

发表于 河南省濮阳市 2013-4-2 11: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真正的学问,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0

173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6585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3-4-2 14:39: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问老深,而且明白如话,语言幽默。这就是风流才子,满脑子才华外泄,谢谢艾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27

1883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18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4-2 14: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艾苠版主的民俗文化系列。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83

主题

1791

帖子

239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9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4-2 21: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枫林渡 发表于 2013-4-2 11:57
这就是真正的学问,学习。

湖北地域文化根植与博大精深的楚文化沃土之中,够我们湖北人去研究的。问候枫林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8

83

主题

1791

帖子

2394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39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4-1 20: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方言“家”读音
这个问题并不弱智。虽然现的湖北方言中,“家”的发音为(jā),与普通话一样。但是古时候却不一定。因为就是现在,“家”也不是全念(jā)。
以前的武汉话,很多情况下“家”念(gā咖)。
我们小时候,“张家的,李家的”,多半不说(zhang ja diLi ja di,而是说(张咖的,李咖的)。说“自家、自己”为(自咖),说“自己家里”为(自咖屋里 )。
把“家”念成“咖”,在湖北农村保留得更多。
黄陂话“到家家里去——去外婆家”,说成(到咖咖里气)。武汉城区把 “家家 ——外婆”叫(ja ja),黄陂叫“咖咖”。黄陂人还把“家公——外公”, 叫(咖公), 把“亲家”叫(庆咖)。
不仅武汉郊区黄陂,就是远离武汉几百公里的枝江,也是这样。湖北其它地方,估计都差不多。
除了称谓,日常生活中,把“家”念成“咖”也有残留,比方,“那个湾子只有几户人咖(家)”。有一首湖北民歌《小女婿》唱到:“人咖(家)的女婿那么大,我的女婿一丁嘎”。
过去的湖北人有一句口头禅“老得像咖公(家公)”。见到茄子、豆角长老了,就说,“老得像咖公(家公),么样吃啊!”买回的菜苔纤维多,也说,“老得像咖公(家公),吃个鬼!”为什么要拿家公(外祖父)形容老得不成样子,而不是拿爹爹(祖父)来形容呢?难道家公比爹爹更老些不成?当然不是那个原因。是不是家公住得远,听不见,不怪罪呢(笑)?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
不仅湖北,而且越往南,把“家”念成“咖”越普遍。广东、福建方言中,“家”几乎全都念成“咖”。
至于“家”的读音如何从古代的(gā) 演变成现代的(jā),那就要另外讨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