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398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
明天谁来种地:顶梁柱外出打工 老人扛起家庭重担
新闻中心 > 荆州社会 正文 来源:进入论坛 我要纠错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艾冀 任晓庆 )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日益严重。农村无人种地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其实,青壮劳力外出务工,也十分无奈,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记者来到沙市区观音垱镇朱场村时,天空中正飘着雨。村民们都在家中休息。62岁的杨继会是当地典型的留守家庭,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只留下她和10岁的小孙子。清明节马上要到了,儿子朱永章特地赶回来,给父亲上坟。
2005年,朱永章和妻子一起出去打工,家里的田和刚满一岁的儿子全交给了两位老人。朱永章家里条件不好,以前的老房子都是破破烂烂的。因为种地收入不高,也很辛苦,朱永章想改变家里的经济状况,一咬牙,就顺着打工的浪潮离开了家乡。
朱永章和妻子每个月能挣5千多块钱,除了寄回来点生活费,剩下的都攒起来,打工的这几年,家里还盖了新房。杨继会说,儿子不在身边,家里的一切都要靠自己。
去年老伴因病去世,只有杨继会一人种田,很辛苦,但她更担心在外的儿子。清明节过后,儿子又要离开家,想到这里,杨继会有太多的不舍得。看到母亲年纪越来越大,朱永章也考虑过回来,可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杨继会的邻居杨光辉和她一样,也是留守老人,今年70岁,家里4个儿子都出去打工了,这一晃就是10年。儿子出去以后,家里的8亩田也就落到了杨光辉一个人头上。孙女今年14岁,上初中,一直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杨光辉的老伴以前得了脑阻塞,行动不方便,即便如此,她也没闲着,常常拄着拐棍下地干活。
记者了解到,朱场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打工村。甚至每年到了返工的时候,村里还会有车来接他们出去。这些年,年轻人在外打工,也确实给村里带来了不小的改变。
观音垱全镇约有1万人在外务工,像朱场村这样的打工村,在观音垱镇还有10个。现在,村里也希望能有机会将这些年轻的劳动力带回来,鼓励大家回乡创业。这样老人们的负担才会慢慢减轻,安享晚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