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
下士

- 积分
- 159
IP属地:湖北省鄂州市
|
这段时间,身边总是有人提及鄂州的历史文化,总觉得咱们开发不够,挖掘不够,利用不够,言语多有叹惋之情,在此,我忍不住也置喙一二。
从历史地位上来说,鄂州虽不及洛阳,扬州这样的城市牛气哄哄,但比起那些需要刨祖坟才能寻得一二典故的城市来说,鄂州人有据可查,可圈可点的历史文化亮点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眼下与以往不一样了,无论是谈到经济,还是谈到文化,没有点历史感,会让人觉得你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发户,是会被人瞧不上眼的。这就是为什么动不动就有人争出生地,殁入地的名号;只要是能跟历史跟名人沾上边的,就算是打官司扯皮扯得鲜血淋漓也在所不惜,要的就是那一点来由和出去,以及引申与发挥的空间。
鄂州掰手指能数出来的,比如武昌鱼,吴王古都,古铜镜,松风阁,怡亭铭;比如慧远、苏轼、黄庭坚、李白、张裕钊的足迹、书法与诗词;比如武昌楼、观音阁、梁子湖;比如剪纸、麦杆画、东坡饼、玉连环、排子锣、千张、鱼丸子……如此密集而丰富,跨度自古而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美食等等等等。要说,随便找出一条就能大做文章,与那些牵强附会无中生有的这节那节这会那会相比,咱们自当理直气壮如牛。
但为什么鄂州建市这么多年来,除了空顶着一个头重脚轻大不相称的“鄂”字,在文化上在城市形象上在品牌上一直无甚建树,乏善可陈呢。无论提到那一条,都是不温不火,不轻不重,总觉得不够实沉不够丰满拿不上台面。就说作为书法之乡吧,多年来业绩平平,不见大家;旅游城市吧,除了吃螃蟹那阵子,根本就没人愿意来这里多看一眼;守着"武昌鱼"这天字第一号淡水鱼品牌,却干不过人家一个沙县小吃,沔阳三蒸,潜江小龙虾;占着梁子湖,每年的捕鱼节成了一颗毒瘤,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大把的银子花在风中任尔吹去,却没有在硬件和软件上有实质性进步,品牌效应更归于零,碰到几个投诉的,还不小心正了负值……
鄂州人嘴里报怨,心里积怨。但又觉得浑身使不上劲儿。为什么人家那厢借题发挥小题大作无中生有搞得如火如荼,我这边墨守成规翘起二郎腿不管不顾装聋作哑反正不关屌事?
鄂州有个樊口春酒,人家松滋有个白云边酒。两个品牌由来,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苏轼与李白,可以说盛名不相上下,而这美酒,皆是因诗成名。但眼下是一个孙子,一个老爷;一个地下舔灰,一个天上挖鼻孔。怪谁?怪鬼!鄂州上下,莫不是患了一种病,一种浮燥病,一种急火症,一种近视眼,一种拉肚子。他能一天搞定的,你要他搞细致搞精致搞别致,他绝对不会花三天去费那个神;你要说他有狠有实力有档,那是夸他;你要说他有文化有涵养有品味,他还以为是在骂人。人人都在想自己能得到什么,很少有人想过我能做什么,付出什么。没办法,把自己的前途,人生都当生意来做,一分钟没有现成的回报那就免谈。你说,你花点时间,不光是要穿得洋气,还得颜色搭配一下;不光要搭配好,还得把身子挺直;举手投足得讲究,这样就能找个好媳妇;他呢,巴不得现在就脱得溜光直接上床架式。有些话我们不点明说,但凡有点责任感有点文化底子有点耐心的人,但凡有一群这样为鄂州潜下心来肯说肯想肯做的人,但凡有那么些有吃有穿的同时还能追求一下自身价值搞点纯粹爱好实现精神追求的人,鄂州做出个响当当硬邦邦的城市形象和品牌出来,是难事吗?
不说别的,好好地把个武昌鱼搞出来,搞成淡水第一鱼,搞成全国淡水鱼之乡,从历史,从文化,从美食,从文学,从音乐,从商业上,追根溯源,理清脉络,提炼出精神,锻打出口号,规划出步骤,把花在捕鱼节上面那点污浊的银两,花在这等干干净净的地方,一年,两年,三年,就算走人了还再坚持个两年……如此类推,吃武昌鱼的同时,捎带着樊口春酒,说不定也可以推出个不得了的品牌养活个成千上万下岗工人;如此类推,吃着鱼喝着酒上梁子岛,说不定也可以炒热它一至九月十一至元月让那岛民们天天有生意做有钱赚不用再铆足劲在那十月拿刀狠剁血肉横飞。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做不做,能不能做也不是我等屁民能决定的事。但因为生活在鄂州,也或者要死在鄂州,就这么翘辫子走了,心有不甘啊。当然,你不做也不影响我,该吃吃该喝喝,因为我不在其位我也不用谋其政。只是被你搅了这一生的兴致,窝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