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西
- 精华
- 104
上尉
  
- 积分
- 4693
IP属地:江西省南昌市
|
1 、小园之赋
读庾信《小园赋》。
读到 “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二竿之竹 ” ,便觉山也朗润,水也清和。
今生恐不会有那一个小园,纵使年老。
胸间蓄水,心底植竹。遥想,鱼衔花影去,风送竹响来。
读书,喝酒。有风邀风,有月邀月。
纵无小园,也已幸甚。
2 、玉净花明
看冯梦龙《笑史》。
写到一女子,写到女子容颜。只用 “ 玉净花明 ” 四字,再无赘言。
写女子,自不必写了眉再写眼,写了鬓再写簪的。
只这一玉,一花,一净,一明。
女子便已如玉的美,如花的好。便已莹莹如月,皎然出矣。
古人用字俭省,吾以一筹记之。
3 、岁月静好
胡兰成在给张爱玲的婚书上写 : 愿使岁月静好 , 现世安稳。
初读便觉充盈。
静好和安稳该是今生最好的礼物。
可惜了,承诺如风,誓言刮成碎片。
爱情总是薄命,姻缘总是易老。
只有岁月,依然静。
只没有了好,没有了安稳。
4 、一路看去
汪曾祺在《读廉价书》中写逛小镇沙岭子的集市。
“ 若是逢集,则有一些卖茄子、辣椒、疙瘩白的菜担,一些用绳络网在筐里的小猪秧子。我们就怀了很大兴趣,看凤穿牡丹被面,看铁锅,看扫帚,看茄子,看辣椒,看猪秧子。 ”
心底无事,只那样一路看去便也是境界。
正如春无风,湖无漪。只扬花懒懒地移,只虫儿静静地飞。
累着眼,怡了心。
5 、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因安家女子的诠释,纳兰这句词空前流行。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又怎能如初见?
遇了,识了,爱了,聚了,离了,怨了,愁了,憾了,恨了。
不能回头,假设又能如何?
罢了。爱是缘,恨亦是缘。
6 、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还是纳兰,还是意如。
寻常事太多,正如嘘寒问暖,正如穿衣吃饭。
如许琐碎,可以时时念得?时时想得?时时记得?
何人可堪此负?
寻常,只许感激。
于人,于事,于生命,于自然。
7 、相枕以卧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言: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坐,醉,梦,卧。
古人便是如此简单。
定不是华屋,定不是华筵,定不是强劝而醉。醉了也定不是去洗浴,定不是去按摩,定不是去歌舞的。
卧则枕草,梦则露白。
8 、竹床听水
柳宗元 < 石涧记 > 里折竹罗床 ,“ 交络之流 , 触激之音 , 皆在床下 ; 翠羽之木 , 龙鳞之石 , 均荫其上 ” ,想其便觉怡然。
鼻可嗅竹之清香,耳可闻水之流浅,目可见木之翳翳,石之累累。
耳得为声,目遇成色,心思为情。
呜呼,不闻水声久矣。
9 、睡浮云烟
陈抟有 < 睡歌 >, 歌云 :
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覆地,南北任眠,东西随睡。
又云 : 向清风岭头,白云堆里,展放眉头,解开肚皮,一觉睡去,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怀想若许神仙境界。
常人睡,不知身是梦。
至人睡,睡则浮云烟。
吾常人也,不敢求云烟境界。
只求清凉睡去,自然醒来。
10 、满窗明月 钱钟书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如果可以,宁可要一座只有窗的屋子。
满窗月,满床书。
去,自随清风去;来,自随明月来。
倒是自在得紧。
11 、持寄白云
读陶弘景《华阳陶隐居集》,有诗如录: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可持寄君。
拒君王若此。
想是做君王不如做了道士。道友来访,定是持赠白云的了。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静待凉风起,裁 云持赠君。
若某日收信一笺,笺内无一字,只云白一片。
便定是眉眼盈盈了。
妙事可梦。梦里沉醉吧。
12 、予欲无言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问: “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
子曰: “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天不言,四时行,百物生。
微笑。予亦欲无言。
13 、空无一物
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 : 充满了声音和狂热 , 里面空无一物。
生活的声音太嘈杂,生命的狂热太无聊。
心灵没有空地,没有闲暇,没有安静。
没有。
甚至思考。
14 、上善若水
儒家荀子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道家老子云:上善若水。
佛家云:心存善念。
善如水,利万物而不争。
持心如水,持心如善。
15 、袖里清池
李元洛《书院清池》中说:
从滚滚红尘中偷跑出来,小坐在如此的清池之旁,读清池如同读一部佛典。
爱极了 “ 偷跑 ” ,爱极了那个比喻。
日里步履匆匆,如何才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纵然偷得,又可有一方清池允我小憩?
如李先生云:将清池珍藏袖间。
走时,揣着;睡时,枕着。
16 、静影沉璧
读范仲淹《岳阳楼记》到静影沉璧,便释了卷去想。
静静的月影如白玉沉在水底。
心便如那月,如那玉。
宠辱偕忘的境界自是难以达到,文字中找得片刻宁静亦是可珍惜的。
心沉到水底。
月自是白,水自是清。
17 、浣花之溪
读这几个字就觉喜欢。无关杜甫,无关圣地。
想着轻灵的溪,浣洗胭脂般的花瓣,自是 “ 挑花蘸水开 ” 的境界。
钟惺写浣花溪:
如连环,如玦,如带,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
字是冷涩了些,而溪之好却如美玉尽出。
18 、 水木清华
还是钟惺《浣花溪记》。
写到青羊宫时有 “ 竹柏苍然 ” 句,有 “ 水木清华 ” 句。
水木清华,该是语出西晋诗人谢琨《游西池》 “ 莲池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 。
水清,木华。
此幽然境界定是让人神清气爽,乐而忘归的。
19 、 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数语寥寥,却山水均见情致。
读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便可见这峰谷的魅力。
雄心亦好,大志亦好。
最终都只是尘归了尘,土归了土。
20 、 山水寂然
吴敏树文笔颇洗练。
其《君山月夜泛舟记》中写:夜来月下,山水寂然。
夜有月,山有水。
夜没了虫鸣,山没了鸟叫。
只是那水,却如何寂然?
定是心亦澄澈,听水声便有 “ 清泉石上流 ” 的境界了。
21 .荒林积素
《除夕苦忆》里写雪花,写到 “ 雪花如掌,荒林积素 ” ,便觉这里 “ 积素 ” 最是好,比 “ 银装素裹 ” 也好,比 “ 碎琼乱玉 ” 也好。
积素而静,便觉澄澈。
仿佛白衫女子,不语而宁人。
22 .胭脂红球
张不喜吃水果,却酷爱供之。他写指大的北平红色小萝卜 “ 鲜红如胭脂球 ” 。
不觉莞尔。此萝卜市场亦常见,红皮白肉,着实可爱。
然他一个 “ 胭脂 ” ,随意却也最是贴切。
生生便有了很多玄想。
23 .玉雪可爱
张恨水用之形容他的爱女康儿。
玉则剔透,雪则明净。
定是玉莹莹粉团团的天使了。不想他后面记此女与另一女慰儿, “ 同以猩红热死,予为之老却五年 ” 。
读之泪至潸然。
世事多如此,极喜至极哀,痛也难当。
24 .萧疏美态
《断桥残雪》中言:富贵人执政,固不知萧疏中亦有美态也。又言:是穷人亦不知萧疏中有美态也。
富贵之人,汲汲于功名,日日操劳为 “ 鸢飞戾天 ” ,自是少静心以赏风景。
贫穷之人,则日日为饱腹奔波,又何暇看风景?
此言不虚。
25 . 风光花气
《另一山窗》中说:风光花气,固无时不挟山林之意入吾榻。
风自山中来,花香入吾榻。
不知道在这样的境界中睡去,会有怎样的梦。
心下宁如月照平湖。
无梦清凉夜,
有梦自在香。
26 .水木明瑟
依旧是《另一山窗》, “ 且环吾居,水木明瑟,自异此穷谷 ” 。
水明木瑟。
瑟本萧瑟之意,然被他这样与明字两用,却只见
疏疏朗朗,天然自在,全然不见萧瑟。
可见用字之妙。
27 .轻霜薄雪
《小月颂》。 “ 中秋之夕,月由建文峰踱过,茅檐上如敷轻霜薄雪。 ”
敷字真好,踱字也好。
小月踱而至,至而敷霜雪。
仿佛女子,为茅檐梳妆,素月纤纤,细指如波。
这敷出的妆,该如何的细致而美好。
28 .摇影小立
依旧《小月颂》。 “ 扶竹枝摇影小立,颇发遐思。 ”
想着张的稍胖的脸,便觉得这话换个人说最好。
竹枝该对瘦影,加之小月妖娆,加之衣袂飘飘,风移影动,真真姗姗可爱。
再加小立,再加遐思。
惊鸿一般,且美且好。
29 .吾无隐乎
《月下谈秋》中说:明窗净几之间,时来西风几阵,微杂木稚香。不必再读道读书,当呼 “ 吾无隐乎尔 ” 矣。
书中有知识有学问有道理,却没有顿悟。
只这样任风吹任木香,心下成道,在世也为隐。
30 .斑鸠之猎
放驯鸠引野鸠,朝诱之于林野,暮置之于鼎镬。
张说:因念人类遂其嗜欲,何所不用其极。怨人,毋宁怨上帝予人以智慧。
观世事,人遂欲而无所不用其极之事,又何止猎鸠。
智慧用于钻营,则不如不予。
然上帝终有失察。愚钝者多善,智多者常奸。
31. 山如绿堆
《建文峰》中说:此峰林木葱茏,饰其山如緑堆。
林木之绿,林绿之浓,绿浓之可爱,在此处一 “ 緑堆 ” 之中尽出矣。
雪亦美,然 “ 雪堆 ” 却恶俗。
此 “ 緑堆 ” 则雅致。
32. 三醒三梦
《跳棋》中记,昔日在北平下跳棋,何其平和快乐,今日山窗之内下棋,竟是担心灯油不继。
张说:是夜,予梦北平,且三醒而三梦之。
定为夸张语。
然失去方知可贵,当时只道寻常。而今,则常常不在矣。
33. 苔前偶忆
张写青苔,写毛竹,写枇杷,写隔墙的一枝蔷薇作嫣然视。
于是弃《资治通鉴》,读《随园诗话》。
便觉得张老头的可爱。
此时此景此心此境,读书一定要选择的。
此时读史,岂不是枉了这许多性灵风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