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307|回复: 6

转贴著名网络作家苏枕月的《书屑集》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西
精华
104

656

主题

2701

帖子

4693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693

IP属地:江西省南昌市

发表于 江西省南昌市 2013-4-4 19: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小园之赋
   读庾信《小园赋》。
  读到 “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二竿之竹 ” ,便觉山也朗润,水也清和。
  今生恐不会有那一个小园,纵使年老。
  胸间蓄水,心底植竹。遥想,鱼衔花影去,风送竹响来。
  读书,喝酒。有风邀风,有月邀月。
  纵无小园,也已幸甚。   
   2 、玉净花明
  看冯梦龙《笑史》。
  写到一女子,写到女子容颜。只用 “ 玉净花明 ” 四字,再无赘言。
  写女子,自不必写了眉再写眼,写了鬓再写簪的。
  只这一玉,一花,一净,一明。
  女子便已如玉的美,如花的好。便已莹莹如月,皎然出矣。
  古人用字俭省,吾以一筹记之。  
   3 、岁月静好
  胡兰成在给张爱玲的婚书上写 : 愿使岁月静好 , 现世安稳。
  初读便觉充盈。
  静好和安稳该是今生最好的礼物。
  可惜了,承诺如风,誓言刮成碎片。
  爱情总是薄命,姻缘总是易老。
  只有岁月,依然静。
  只没有了好,没有了安稳。   
   4 、一路看去
  汪曾祺在《读廉价书》中写逛小镇沙岭子的集市。
   “ 若是逢集,则有一些卖茄子、辣椒、疙瘩白的菜担,一些用绳络网在筐里的小猪秧子。我们就怀了很大兴趣,看凤穿牡丹被面,看铁锅,看扫帚,看茄子,看辣椒,看猪秧子。 ”
  心底无事,只那样一路看去便也是境界。
  正如春无风,湖无漪。只扬花懒懒地移,只虫儿静静地飞。
  累着眼,怡了心。   
   5 、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因安家女子的诠释,纳兰这句词空前流行。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又怎能如初见?
  遇了,识了,爱了,聚了,离了,怨了,愁了,憾了,恨了。
  不能回头,假设又能如何?
  罢了。爱是缘,恨亦是缘。  
   6 、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还是纳兰,还是意如。
  寻常事太多,正如嘘寒问暖,正如穿衣吃饭。
  如许琐碎,可以时时念得?时时想得?时时记得?
  何人可堪此负?
  寻常,只许感激。
  于人,于事,于生命,于自然。   
   7 、相枕以卧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言: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坐,醉,梦,卧。
  古人便是如此简单。
  定不是华屋,定不是华筵,定不是强劝而醉。醉了也定不是去洗浴,定不是去按摩,定不是去歌舞的。
  卧则枕草,梦则露白。   
   8 、竹床听水
  柳宗元 < 石涧记 > 里折竹罗床 ,“ 交络之流 , 触激之音 , 皆在床下 ; 翠羽之木 , 龙鳞之石 , 均荫其上 ” ,想其便觉怡然。
  鼻可嗅竹之清香,耳可闻水之流浅,目可见木之翳翳,石之累累。
  耳得为声,目遇成色,心思为情。
  呜呼,不闻水声久矣。   
   9 、睡浮云烟
  陈抟有 < 睡歌 >, 歌云 :
  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覆地,南北任眠,东西随睡。
  又云 : 向清风岭头,白云堆里,展放眉头,解开肚皮,一觉睡去,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怀想若许神仙境界。
  常人睡,不知身是梦。
  至人睡,睡则浮云烟。
  吾常人也,不敢求云烟境界。
  只求清凉睡去,自然醒来。   
   10 、满窗明月  钱钟书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如果可以,宁可要一座只有窗的屋子。
  满窗月,满床书。
  去,自随清风去;来,自随明月来。
  倒是自在得紧。
11 、持寄白云
  读陶弘景《华阳陶隐居集》,有诗如录: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可持寄君。
  拒君王若此。  
  想是做君王不如做了道士。道友来访,定是持赠白云的了。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静待凉风起,裁 云持赠君。
  若某日收信一笺,笺内无一字,只云白一片。
  便定是眉眼盈盈了。
  妙事可梦。梦里沉醉吧。   
   12 、予欲无言
  子曰:予欲无言。
  子贡问: “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
  子曰: “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天不言,四时行,百物生。
  微笑。予亦欲无言。   
   13 、空无一物
  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 : 充满了声音和狂热 , 里面空无一物。
  生活的声音太嘈杂,生命的狂热太无聊。
  心灵没有空地,没有闲暇,没有安静。
  没有。
  甚至思考。   
   14 、上善若水
  儒家荀子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道家老子云:上善若水。
  佛家云:心存善念。
  善如水,利万物而不争。
  持心如水,持心如善。   
   15 、袖里清池
  李元洛《书院清池》中说:
  从滚滚红尘中偷跑出来,小坐在如此的清池之旁,读清池如同读一部佛典。
  爱极了 “ 偷跑 ” ,爱极了那个比喻。
  日里步履匆匆,如何才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纵然偷得,又可有一方清池允我小憩?
  如李先生云:将清池珍藏袖间。
  走时,揣着;睡时,枕着。   
   16 、静影沉璧
  读范仲淹《岳阳楼记》到静影沉璧,便释了卷去想。
  静静的月影如白玉沉在水底。
  心便如那月,如那玉。
  宠辱偕忘的境界自是难以达到,文字中找得片刻宁静亦是可珍惜的。
  心沉到水底。
  月自是白,水自是清。  
   17 、浣花之溪
  读这几个字就觉喜欢。无关杜甫,无关圣地。
  想着轻灵的溪,浣洗胭脂般的花瓣,自是 “ 挑花蘸水开 ” 的境界。
  钟惺写浣花溪:
  如连环,如玦,如带,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
  字是冷涩了些,而溪之好却如美玉尽出。   
   18 、 水木清华
  还是钟惺《浣花溪记》。
  写到青羊宫时有 “ 竹柏苍然 ” 句,有 “ 水木清华 ” 句。
  水木清华,该是语出西晋诗人谢琨《游西池》 “ 莲池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 。
  水清,木华。
  此幽然境界定是让人神清气爽,乐而忘归的。   
   19 、 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数语寥寥,却山水均见情致。
  读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便可见这峰谷的魅力。
  雄心亦好,大志亦好。
  最终都只是尘归了尘,土归了土。   
   20 、 山水寂然
  吴敏树文笔颇洗练。
  其《君山月夜泛舟记》中写:夜来月下,山水寂然。
  夜有月,山有水。
  夜没了虫鸣,山没了鸟叫。
  只是那水,却如何寂然?
  定是心亦澄澈,听水声便有 “ 清泉石上流 ” 的境界了。
21 .荒林积素  
  《除夕苦忆》里写雪花,写到 “ 雪花如掌,荒林积素 ” ,便觉这里 “ 积素 ” 最是好,比 “ 银装素裹 ” 也好,比 “ 碎琼乱玉 ” 也好。  
  积素而静,便觉澄澈。  
  仿佛白衫女子,不语而宁人。   
   22 .胭脂红球  
  张不喜吃水果,却酷爱供之。他写指大的北平红色小萝卜 “ 鲜红如胭脂球 ” 。  
  不觉莞尔。此萝卜市场亦常见,红皮白肉,着实可爱。  
  然他一个 “ 胭脂 ” ,随意却也最是贴切。  
  生生便有了很多玄想。   
   23 .玉雪可爱  
  张恨水用之形容他的爱女康儿。  
  玉则剔透,雪则明净。  
  定是玉莹莹粉团团的天使了。不想他后面记此女与另一女慰儿, “ 同以猩红热死,予为之老却五年 ” 。  
  读之泪至潸然。  
  世事多如此,极喜至极哀,痛也难当。  
   24 .萧疏美态  
  《断桥残雪》中言:富贵人执政,固不知萧疏中亦有美态也。又言:是穷人亦不知萧疏中有美态也。  
  富贵之人,汲汲于功名,日日操劳为 “ 鸢飞戾天 ” ,自是少静心以赏风景。  
  贫穷之人,则日日为饱腹奔波,又何暇看风景?  
  此言不虚。  
   25 . 风光花气  
  《另一山窗》中说:风光花气,固无时不挟山林之意入吾榻。  
  风自山中来,花香入吾榻。  
  不知道在这样的境界中睡去,会有怎样的梦。  
  心下宁如月照平湖。  
  无梦清凉夜,  
  有梦自在香。 
   26 .水木明瑟  
  依旧是《另一山窗》, “ 且环吾居,水木明瑟,自异此穷谷 ” 。  
  水明木瑟。  
  瑟本萧瑟之意,然被他这样与明字两用,却只见  
  疏疏朗朗,天然自在,全然不见萧瑟。  
  可见用字之妙。   
  27 .轻霜薄雪  
  《小月颂》。 “ 中秋之夕,月由建文峰踱过,茅檐上如敷轻霜薄雪。 ”   
  敷字真好,踱字也好。  
  小月踱而至,至而敷霜雪。  
  仿佛女子,为茅檐梳妆,素月纤纤,细指如波。  
  这敷出的妆,该如何的细致而美好。
28 .摇影小立  
  依旧《小月颂》。 “ 扶竹枝摇影小立,颇发遐思。 ”   
  想着张的稍胖的脸,便觉得这话换个人说最好。  
  竹枝该对瘦影,加之小月妖娆,加之衣袂飘飘,风移影动,真真姗姗可爱。  
  再加小立,再加遐思。  
  惊鸿一般,且美且好。         
        29 .吾无隐乎  
  《月下谈秋》中说:明窗净几之间,时来西风几阵,微杂木稚香。不必再读道读书,当呼 “ 吾无隐乎尔 ” 矣。  
  书中有知识有学问有道理,却没有顿悟。  
  只这样任风吹任木香,心下成道,在世也为隐。   
   30 .斑鸠之猎  
  放驯鸠引野鸠,朝诱之于林野,暮置之于鼎镬。  
  张说:因念人类遂其嗜欲,何所不用其极。怨人,毋宁怨上帝予人以智慧。  
  观世事,人遂欲而无所不用其极之事,又何止猎鸠。  
  智慧用于钻营,则不如不予。  
  然上帝终有失察。愚钝者多善,智多者常奸。  
  31. 山如绿堆  
  《建文峰》中说:此峰林木葱茏,饰其山如緑堆。  
  林木之绿,林绿之浓,绿浓之可爱,在此处一 “ 緑堆 ” 之中尽出矣。  
  雪亦美,然 “ 雪堆 ” 却恶俗。  
  此 “ 緑堆 ” 则雅致。   
   32. 三醒三梦  
  《跳棋》中记,昔日在北平下跳棋,何其平和快乐,今日山窗之内下棋,竟是担心灯油不继。  
  张说:是夜,予梦北平,且三醒而三梦之。  
  定为夸张语。  
  然失去方知可贵,当时只道寻常。而今,则常常不在矣。   
   33. 苔前偶忆  
  张写青苔,写毛竹,写枇杷,写隔墙的一枝蔷薇作嫣然视。  
  于是弃《资治通鉴》,读《随园诗话》。  
  便觉得张老头的可爱。  
  此时此景此心此境,读书一定要选择的。
  此时读史,岂不是枉了这许多性灵风物?  
  
钱 可以买楼 但买不到家

钱 可以买药 但买不到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西
精华
104

656

主题

2701

帖子

4693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693

IP属地:江西省南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西省南昌市 2013-4-4 19: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34. 嫩凉侵衣
   “ 且细雨如烟,谷风卷之作水浪,直扑入茅檐之下,嫩凉侵入衣鬓。 ”
  便觉得这 “ 嫩 “ 自用的好。
  曹雪芹写 “ 嫩寒锁梦因春冷 “ ,此处嫩寒,仍觉寒意。
  嫩凉则仿佛清风携绿,雨细如烟。
  比 “ 凉 ” 字更清一筹。
35 未闻天籁
  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乎?
  庄子在《齐物论》中如是问。
  你答得出吗?
  莺飞声,草长声,花开声,虫鸣声,山声,水声,月声,风声。
  是为天籁。
  记得常常静心去听的。   
   36 思亦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 思无邪 ” 。
  抛开各家各派诸多诠释,无邪之意只是真。
  真山真水真性情,所以有诗。
  若做不到无邪,诗也定是没了滋味的。   
   37 随处净土  下载得〈醉古堂剑扫〉是本周最值庆贺之事。
  看到 “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 ,觉得再无语言可说此种境界。
  任门外红尘嚣攘,我自植竹邀风来坐。
  随手一卷,自然
  莲花处处开放。   
   38 众人皆醉
  屈原有名句 “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
  一清一醒,便可见屈子之皓白绝世。
  浊中独清尚可。醉中独醒,睁眼看乱世,该是如何承受?
  思想高标,定是少不了孤独。
  绝世出尘,定是少不了痛苦。   
   39 丑到极处
  《艺概》里有 “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 ” 句。
  丑也是境界,不单是丑石如此。
  病梅,瘦山,枯荷,老树。
  正如大音无声,大象无形。
  但求一个极处,怕就怕在丑不到极点,偏自以为美,便是效颦之说了。   
   40 见山是山
  僧说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后来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到最后是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
  山水不变,变的是那颗看山看水的心。
  佛家讲的也是进得去,出得来。
  进时一分不剩,出时了无牵挂。   
   41 立地成佛
  有禅师看人家读经,他就去磨砖头。
  人家问他,你磨砖头做什么?
  他说我要磨砖头当镜子。
  人家就说,砖头怎么可以当镜子?
  他回答,那你读经怎么可以成佛?
  佛家讲立地成佛。
  有一种缘分是心灵的彻悟。   
   42  无一可言
  黄裳《白门秋柳》中有 “ 世间无一可食,亦无一可言 ” 句。
  语出明李日华著《紫桃轩杂缀》, “ 白石生辟谷嘿坐,人问之不答,固问之,乃云: ‘ 世间无一可食,亦无一可言。 ’”
  白石生到彭祖之时,已是二千岁。平日煮白石为食,因就白石山而居。
  其愤世若此,才得境界若此。
  吃五谷,发人声。自然与世有扰,难得寂静了。
43    六朝小吃
   一向于南京最是向往。
   纵是小吃,也如黄裳说 “ 好雅致的名字 ” 。
  自是不用理会吃什么,坐下,定是秦淮山水六朝风情扑面而来。
  烟笼寒水月笼沙。
  餐风饮露,也腹中果然,心下自在。   
   44    不二法门
  禅联:方丈容大千世界,维摩入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己,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则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居方丈之室而所容无量,心宽则天地无涯。
  世事纷繁,无文字,无语言,只默然。
  我如何可以做到弃笔而去,缄口不言?
  等你渡我。   
   45   明月穿云
  禅联:明月穿云,自性本来清净。莲花处水,菩提无可污染。
  一片清凉境界。
  莲花不着水,明月不住空。
  菩萨所生世间,而世间污不能浊。
  澄俗心,静俗念。
  穿云而过,离水而出。如月,如莲。   
   46   此心自在
  禅联:我色是空,树影婆娑随你踩。此心自在,花枝招展任人评。
  向者尚为桃花鸣不平。何其夭夭,缘何无端惹非议?
  看此句便觉释然。
  此心自在。任你说好说坏说绚烂说绯情。
  便知你我是多余的了。
  桃花自在,我们自不必蹊边聒噪了。
47 不住青山
  禅联:磨穿铁履去寻道,看破红尘不住山。
  想起 “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 。
  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
  红尘之外,山林之中,无诱惑,故无可诱惑。
  混迹于红尘之中,却又不为红尘所动,方为真隐。
  不寻道,不住山。任去者去,任来者来。   
   48 身心放下
  禅联:身心放下于当下,名利超然即泰然。
  太多不快乐,是因太多不舍。身外繁华,心底情思。
  放下,于当下。不思不虑,换取片刻清和。
  天下熙熙,都为利来。世间攘攘,皆为利往。
  身前名利,身后云散。
  一生劳碌,只为烟火。不知道多少值得?   
   49 花开花落
  禅联:本无月缺月圆,它随顺你。虽有花开花落,它任由你。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本无心。谁许你满月时候怀人缺月时候神伤?
  花自无意。谁许你开花时候展颜落花时候垂泪?
  花月自在。都是庸人,自扰耳。
  我乃十足庸人也。   
   50 清静贞正
  《战国 策· 齐策四》中记颜斶拒君王的 “ 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
  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
  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
  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
  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
  保持生命本来的面貌,保持自己的心灵的纯净。
  快乐,原来是如此简单。  
   51 白衣送酒
  陶潜尝 九月九日野外酒,宅边菊从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菊边空盏重阳日,白衣送酒醉归来。
  嗜酒如陶渊明,知他如王弘。
  人生若得陶之境界最是大幸,人生得知己如王弘则最是无憾。   
   52 剧饮而归
  苏轼游沙湖,识聋大夫庞安常,两人同游清泉寺, “ 是日,剧饮而归。 ”
  饮酒,不用痛饮,不用豪饮,不用狂饮。
  苏轼用剧饮。
  便废卷去想。这剧饮,该是如何淋漓,如何酣畅,如何酩酊。
  酒逢知己,千杯也是嫌少。
  故,与知己交,定要饮酒;饮酒,则定要剧饮。
53 青山见我
  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李白说,唯有敬亭山,相看两不厌。
  诗人眼里,青山美好,可亲可爱。
  青山不语,却可以让它思我所思,想我所想。
  原来,自然中遍地知音。   
   54 无物可放
  客人拜见禅师,没有带礼物。
  禅师说:那你就放下吧。
  无物可放。
  禅师又说:那你就带着吧。
  放下你惶恐的心,带着你诚厚的心。
  原来,这世间所有虚伪的形式和假意的客套都是不必要的。
  心在,自然一切都在。   
   55 鉴于流水
  孔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意为一个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见自己的身影,止水才可以。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
  关水何事呢。
  心静则水静。
  纵使鉴于流水,心安然,则影清晰。
   56 一旦之觉
  有一夕之寝者,则有一旦之觉矣。
  还有困惑。还有烦恼。还有忧虑。还有太多不舍。
  因为,还在睡着。
  等着醒来。
  一旦之觉,则世事清明。   
   57 赠汝月光
  良宽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说:
  但愿我能把美丽的月亮也送给他就好了。
  所赠并非月亮,那是菩提之心。
  我倒愿意做了那小贼,得禅师慧眼一顾。
  我自当清净无染。
58 如此庭扫
  贾耘《庭扫》:且执扫帚一枚,顺兴而为,如写如画,歇息时,可看山色,有云则隐,无云则显。有时云如乱叶随扫,山陵似近还远,似有若无,看看庭院,虚虚实实,一幅好图画。
  心静自然凉。
  有云光,有山色,有落叶,有苔痕。
  原来,一切都只一扫而已。  
   59 本来面目
  佛印禅师寄书东坡。
  所云:三十功名,转盼成空,何不一笔钩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
  寻取自家本来面目。
  卸落繁华,斩尽浮名,回归本我。
  三十功名尘与土,是非成败转头空。
  如是罢了。   
   60 庐山面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在方内,心在方外。
  人在方外,心在方内。
  红尘与清界,只是一道门槛。迈入,迈出,一脚之间而已。
  走出来就知道。   
   61 平常日用
  禅者说:真正的禅,常在无贪无求的平常日用中。
  小禅处处寻禅,大禅处处皆禅。
  举手投足,一花一木。
  正如大隐在市,小隐在山林。
  于平凡平淡平静平和之中,找寻清净。  
   62 溪声山色
  苏轼诗云 : 溪声便是广长舌 , 山色无非清净身。
  溪水,叮咚便是禅偈。山色,存在就是明净法身。
  此中真意,可思可想,可静心神往。
  流成一溪水,站成一丘山。
  身也成偈,心也成偈。
63 勤扫心地
     扫地扫地扫心地,不扫心地空扫地。
     人人若能勤扫地,人间何处非净地。
     人心烦恼万千,俗念万千。时时生杂草,日日积枯草。  
    这样的心看世界,何言清净?
  日三省吾心,日三扫吾心。
  心净,则人间净,则田地净。   
   64 一念之间    
  佛法说: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亦即一念有八万一千次生灭。一生有多少念头,就有多少生灭。一生一灭,就是一个轮回。
  曾经羡慕蜉蝣,朝生暮死,一日一轮回,极尽灿烂。  
  却不知道自己一日竟无数轮回。  
  生善念,生清念。  
  轮回也是灿烂。   
   65 清凉之月    
  菩提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菩提如月。心水平静,才可见菩提月。  
  心如清凉月。  
  才不会被世俗红尘所扰。  
  待明月,留清心。   
   66 藉草而坐   
  史鉴在《韬光纪幽》中写游韬光亭时说:遇会心处,则倚树而息,藉草而坐,悠然遐想者久之。
  这境界甚好。有山光,有树影,有梵音泠泠。
  最重要的,是有这样可以悠然遐想的时光。
  可以想韬光禅师,可以想他结庐而居,可以想他案上青灯,抑或手中黄卷。
  眼前红尘,桩桩琐碎。
  闭眼,暂离了吧。遥想,可得清凉。
67随之而已
  苏子曰 : 君子不必仕 , 君子不必不仕。
  袁枚曰: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
  随之而已。
  人生难得如此。仕隐进退,荣辱兴衰,听其来,凭其去,顺其自然。
  这样的见识,不知那些汲汲于功名利禄者,几人懂得?
  68客至不起
   史鉴〈韬光纪幽〉中写 “ 老僧八九人,皆拥衲趺坐,闭目静观,客至不起 ” 。
  这僧定是真僧,心如止水,静若沉璧,红尘扰攘都是虚无。
  会想起某山某庙、某庙某僧,着佛衣,做俗事,做大俗事。
  其实,穿什么衣服不要紧,有什么样的心才重要。
真是简单。
69. 出门是草
  周梦蝶《善哉十行》中说: “ 善哉善哉你说,你心里有绿色,出门便是草。 ”
  自可以不寻僧,不问寺。自可以不读经,不礼佛。心里有禅,事事皆禅。
  一切都只是心造。
  所以,不必远远地跑去看那一丛梨花。她该在你心里,而且,从春到冬,从秋到夏。
  心思一动,她就满树繁华。   
   70. 若欲相见
  周梦蝶《善哉十行》: “ 人远天涯远?若欲相见,即得相见。 ”
  没有人知道天的边缘在哪里。而那个人,一定只是在天的边缘以里。
  想要找一个人,只要五个电话一定找到。
  想要见一个人,只是出门,奔着他去。
  若欲相见,即得相见。   
   71. 结伴回乡
  周梦蝶《九行》中一片枯叶对一匹孤飞的名字叫梅花的麋鹿说:
   “ 高处太冷了。不如结伴,及早回故乡过冬吧! ”
  想象那匹叫梅花的麋鹿带着那片枯叶一起回故乡的场景 ——
  山朗水润,岁月悠长,天地宁静。
  原来,不管多远,不管多久,有个地方总是最温暖。
  高处不胜寒,及早归家吧。  
   72. 觅个悟处
  周梦蝶《九行》中说,向 “ 松尾芭蕉的句下,觅个悟处与小歇处吧。 ”
  松尾芭蕉呵。
  他说,群燕低飞,碎泥落酒杯。
  他说,水鸟嘴,沾有梅花白。
  他说,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
  他说,拿着扫帚扫雪,忘却扫雪。
  他说,蝴蝶为白罂粟花 ……
  如何?你可是悟了?歇了?
  悟了多少,歇了多久呢。
   73 雨亦识字
  周梦蝶《急雨即事》中说: “ 信知一滴之湿,可解 百千亿劫之苦之热。谁说 谁说雨不识字,未解说法? ”
  万物皆有灵性。若人讲经说法到最深处,石头也会点头。
  佛语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一滴雨,一寸风,一片月光,一个禅师,一本经书。
  其实,禅机每每都在,处处皆是。   
   74 走就会到
  周梦蝶咏蜗牛时说: “ 走总有到的时候。 ”
  一直在路上,一直在走,向着每个人自己的方向。
  生命的尽头是一丘土,灵魂的尽头在哪里?
  在爱和理想的远方,或者,安静宁和的当下。
  走,总有到的时候。
  风一程,雨一程。卸落繁华和嚣攘,做一只清凉的蜗牛。  
   75 他人未说
  周梦蝶《花心动》: “ 只恨无新句 如新叶,抱寒破空而出,趁他人未说我先说。 ”
  正是四月天气,新叶如诗。
  忽然读他这一句,似乎魂魄抽离。
  抱寒破空而出的,自然经过一番苦历,也自然扔掉了旧日模样。该是新生。
  他人说过的,我未曾说。他人未说的,我更未曾说。
  如此,辜负了太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林深数树 + 10 + 10 神马都是浮云;留下本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5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26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4-4 20: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二师 发表于 2013-4-4 19:41
34. 嫩凉侵衣
   “ 且细雨如烟,谷风卷之作水浪,直扑入茅檐之下,嫩凉侵入衣鬓。 ”
  便觉得这 “ ...

古人读书、书人记录,是不唯书不唯文句不唯知识;关品,关德,关道,关乎信仰关乎坚守。
今天无存,是与时俱进乎与时俱退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西
精华
104

656

主题

2701

帖子

4693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693

IP属地:江西省南昌市

 楼主| 发表于 江西省南昌市 2013-4-4 22: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13 、空无一物
  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 : 充满了声音和狂热 , 里面空无一物。
  生活的声音太嘈杂,生命的狂热太无聊。
  心灵没有空地,没有闲暇,没有安静。
  没有。
  甚至思考。
---------------------------

“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我忽然想起这句貌似很哲学很深刻、其实愚不可及、傻得冒烟的警世名言来了,可见伟大光荣正确如沙翁者,也有脑子进水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5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26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3-4-5 02: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二师 发表于 2013-4-4 22:33
13 、空无一物
  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 : 充满了声音和狂热 , 里面空无一物。
  生活的声音太嘈杂, ...

是啊,是的。
总是人间百转千回,人生阅尽;也总是天上千回万转,神仙阅尽…才算行者。
于是回到人间,万木葱茏,万草芳菲,万姓荣耀,心共人动,草动,木动…生命知神灵懂……才算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7

191

主题

9165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Rank: 8Rank: 8

积分
10112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3-5-4 22: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6

1026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8630
QQ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3-5-4 22: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