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洲城关高中100个学生跪着给父母喂了一顿饭,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这本来是为了培养孩子一颗懂得感恩的心,但学校的一片好意却引来各方议论:类似的“孝心教育”屡见不鲜,是不是流于作秀的形式?(04月03日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可以说,这就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作秀,是一场为了吸引眼球的有组织的作秀!除了引来公众议论、舆论质疑外,对让孩子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培养孩子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没有一点实际作用,反而有可能让孩子把作秀当成孝道,把孝道当成搞笑! 孝敬父母,严格地说,应该是一个很私人化的事情,是一种内化于心的理念,一种外化于行的举动!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感情流露,它不是刻意的做作!感恩也应该是一种感情的积淀,是一种心理的触动,它是不需要外力强迫,不需要他人推动的。不可以设想,一个人在孝敬父母、感恩长辈时会特意到公众场合大声吆喝,会故意在大庭广众之前隆重表现,如果那样,孝道就成了做戏,感恩就成了表演。 而孝道理念和感恩意识的形成,除了正常的教育外,更多地是来自于家庭环境的熏陶,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影响,来自内心的善念。它不需要那种夸张的组织、那种做戏的教育。但是,有些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怕别人不知道,干任何事都怕影响不够大,就是这孝道的教育、感恩心的培养,也是场面越大越好,响动越大越好,最好是让地球人都知道。所以,要么是组织成百上千的人给父母洗脚;要么是组织许许多多的学生给父母喂饭。 可以想见,新洲城关高中100个学生都跪着给父母喂饭,规模是多么的宏大?场面是多么的壮观?但是,这样一次行动就会让那些喂饭的学生在心灵上受到触动?会让他们从心底产生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心?我看不见得!因为这个行动不是学生自发的,更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集体喂饭更象是一场作秀,是一出表演。它会引来多少媒体关注?会带来多少眼球效应?产生的舆论效应是多么的巨大?学校的知名度又会有多大的扩散啊!这比花钱做广告、请人写软文的花费要少得多,成本要小得多,效果也要好得多呀! 因为大家都知道,孝道这个主题是中国人特别重视的,是一个特别容易引起人们兴趣,引起舆论的关注的主题。而近些年,随着独生子女成为青年人口的主体,不懂孝道、不知感恩的事件时有发生,屡屡刺痛了公众的神经,懂孝道、知感恩更是成为成为公众关注、舆论热议、社会切盼的热点。因此,用孝道来做噱头,用感恩来做引子开展活动、吸引眼球就成了一种现象。而国人的思维同质化现象又非常严重,心理上随他性比较强。只要有一个好的点子出现了,大家都纷纷效仿,你组织给父母洗脚,我也组织给父母洗脚,你组织给父母喂饭,我也组织给父母喂饭。完全不考虑实际的效果,不考虑孩子们的感受。所以,象这样一些给父母洗脚、给父母喂饭的培养孩子懂得感恩的作法,不仅误导孩子,还大倒公众的胃口! 笔者认为:如果要真正地让孩子懂得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关键不是偶尔组织这样一些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形式完美的给父母洗脚、给父母喂饭的集体孝敬父母的活动。而是我们老师、我们长辈在生活中要自觉地躬行孝道,自然地感恩父母,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以耳濡目染的教育,让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自然而然地把孝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比一千次、一万次组织给父母洗脚、给父母喂饭都强得多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