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西
- 精华
- 104
上尉
  
- 积分
- 4693
IP属地:江西省南昌市
|
本帖最后由 吴二师 于 2013-4-10 06:43 编辑
文/吴二师
林老师学养厚重,才思敏捷,视野开阔。他在网络江湖的作文姿态总是放得很低,而文章格调的海拔又总是很高。从我们在汉网相识的那天开始,我就特别喜欢看他那些个性鲜明、视角独特、一针见血的随笔和杂文。
因此,凭我对他的了解,从《想起歌德》一文的行文气势一看便知,林老师的这篇杂文又是一气呵成、一挥而就的,因此我们读来也就有一种大道直行、势不可挡、酣畅淋漓的感觉。
正如枫林渡版主所夸赞的那样,林老师的这篇杂文如真人演讲一样精彩。(众所周知,演讲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一气呵成的。)
文章本天成,林老师妙手偶得之。
而这看似一挥而就并不怎么经意的行文,其实所涉及的却是一个很现实很重大的话题。
林老师自问自答道,我怎么就想到了歌德?就是因为歌德他是在某某大公的庇护和润泽下才成长为大树的。
能够给现如今的文人一些庇护和润泽那是功德无量的事。
而凤翔岛正好做了这样两件让林老师服膺让林老师是神往的事。
其一是为文化人、文学人提供了聚会交流和开展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空间场所。其二是凤翔岛为那些想发表文章而又苦于找不到地儿的穷苦文人创办了一份文学刊物,使有真才实学者有了用武之地。
于是林老师思接千古,感叹到,要是杜甫在世,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他杜甫应该不会老生重谈他那千古绝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了吧,他至少应该首先把“安得”二字去掉而换上更喜庆更肯定的字眼吧。
林老师多年的杂文写作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杂文写作就是要古今中外、天上地下的越杂越好,而能在这庞杂、繁杂、错综复杂中做到收放自如、杂而不乱者便是个中高手。
从歌德的被某大公的庇护到穷酸文人在凤翔岛得到的庇护,再扩大到全国范围的“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经济发展给文化事业所带来的庇护、润泽和促进,行文至此,可以说已经是够复杂了,但林老师觉得还没杂够乱透,又进一步把话题转移到我们的祖师爷马克思头上去了,这下就真的杂乱得让人有点眼花瞭乱了,这都挨得上吗?但我们只需稍稍想一下就不难明白,这不但挨得上,而且极大的拓宽和深化了本文主题的疆域。
那位大公实在是为歌德,也是为文学、为世界文学做了一件积德的事。凤翔岛的所作所为自然也是做了积善行德的好事,那么,英国当年对一个来自德国的流亡者马克思的庇护呢?相比之下,那简直就可以说是功德无量了。地球人都知道,一个马克思唤醒了工农千百万,共产主义遍地开花,鲜血染红的旗帜差点插满了全球,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限些就把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打了个落花流水。英国人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庇护的这个德国大胡子竟然是他们的掘墓人。
文章写到这里,林老师点到为止、收放自如的用了一个省略号,他要让我们读者自己去联想,这个省略号是怎样表示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又是怎样拓宽和深化了文章主题的。
附原文如下:
《谢谢红尘谢谢宝岛——想起歌德》
文/林深数树
问好红尘,问好诸位同仁,问好凤翔岛岛主,问好全体作家、全部网友。林深数树问候。
谢谢红尘大礼。谢谢邀请。我特来致谢红尘,致谢岛主,致谢大家。
其实,这边人气好,我是羡煞,爱煞,恨煞的。我们望尘莫及呀。
凤翔岛做好两件事确实不错。这两件事,我是服膺我是神往的。
1、为文化人、文学人举办活动创设空间。
这真是美岛迎文人,仙境乐文人,天堂庇文人了。
要是杜甫在世,他会大作迭出,诗风一振,更做气象万千了。怎么就不能欢欣鼓舞,胸襟大开呢?能的。
上次凤翔岛活动,未能成行,我是遗憾的。我…还是谷总处请假了。
文化要钱,文化要空间,文化要交流和沙龙,那是一定的。我也想学习呀,想一睹岛主风采啊。
2、文人都酸,其实是穷酸着还图点表现,这就要谢谢凤翔岛文学杂志了。
文人都爱臭美,都好酸溜溜,又都企望晒点什么,更都常常着急找不到地儿了。
这不是要谢谢宝岛,谢谢凤翔岛文学刊物,谢谢谷子主打的好事了吗?为大家提供“晒经石”啊。
你看看,你想想,河蚌吐珠啊。老子出关要留点什么;孔子授徒要留点什么;司马迁刑余(直说骟了)也还要留点什么。还要经典,还要大成,还要打通历史。是人性贱文人贱,还是生命伟大文人可贵了呢?我不知道。
我也就真诚地希望,凤翔岛能帮助荆楚、荆楚文学留点什么。
这样的好事,我想被福荫、被幸宠、被利好的人,一定都很感激。那是一定的。
忽然,我怎么就想到歌德,就是也想到他是某某大公庇护和润泽成长为大树的。
其实文人,真正文人,不要院士,不要作协,更不要刊物发表、职称级别、海龟不体制内不。那是不用说的,不需要。可是有谁文人了,作家了,就可以不花钱、不吃饭、不穿衣服、不住房子吗?——没有吧?
所以文人要钱花要饭吃,才是一定的。
那位大公实在是为歌德,也是为文学、为世界文学做了一件积德的事。
反观我们的文化人改造、文化人种地的事,实在是太伟大了,几十年的伟大。还有我们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商贸唱戏)”,是叫你文化做衙役排仪仗,做奴才伺候贵族,做歌妓快乐商人了。这些都是创举,伟大创举了。要对比,我们那位德国的大公怎么就苕了,就没有想到了呢?
当然还有英国人苕、伦敦人哈、英伦半岛都日哄,怎么就庇护了一个来自德国的批评家马克思呢?那还是一个亡灵,一个幽灵,一个阴魂不散的幽灵!
大公和英伦没有想到这是他们提供空间,为别人提供空间,是叫别人唱戏吗?
……
——其实,无论谁唱戏,精彩就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