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湛月路1号 于 2013-4-13 09:16 编辑
国家五部委将大冶湖列入《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大冶湖流域水环境防治迎来第二春?
日前,环境保护部、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通知明确湖北省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之一,其中大冶湖作为鄂东南地区重要中型浅水湖泊,亦在此该规划范围内。 大冶湖地跨大冶市和阳新县,水域面积63.4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106平方公里。历史上,大冶湖生态系统完整、水生生物丰富、湖泊水质优良,具有饮用、养殖、灌溉、防洪、调蓄、航运等多种功能。 而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冶湖入湖河港严重污染,子湖重度污染,大湖上游污染严重、下游水质略好,但依然达不到水功能区划标准。 大冶湖污染事件不断上演 程良国,大冶市新美村村民,今年58岁,在大冶湖边从事水鸭养殖已有30多年。他向本报记者讲述近些年来大冶湖的变迁。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大冶湖的湖水非常干净清澈,新美村的村民甚至可以直接取湖水洗衣洗菜,村里有口公用水井,引用做饭的水都来源于此。 “小时候他经常在湖里摸鱼采菱,小伙伴们经常在水里嬉戏。那时的大冶湖碧波荡漾,水产丰富,盛产青鱼、鳜鱼和红菱”,程良国回忆着儿时的生活画面,“一个猛扎下水,那会的劲儿多足,即使抢了一口水,也没关系呢”。 在大冶民间,流传着“东湖(大冶湖)青鳜西湖(保安湖)鳊,食尽人间水味鲜;若遇鲫鱼黑背脊,玉帝王母也流涎”的说法,可见,那时的大冶湖是适合渔业养殖的最佳场所。 但后来,随着城市生活...(转自食品安全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