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鹿門山人 于 2013-4-13 22:57 编辑
详细新闻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 转自:凤凰网
http://finance.ifeng.com/news/region/20130405/7866338.shtml
李正豪、张家振、赵峰 陕南大旱!鄂西北大旱! 几乎全流域出现缺水现象的汉江,已被水利专家预警将变成“旱江”。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90%水源来自汉江),一期工程实现向京津地区调水100亿立方米既定目标的同时,处于汉江上游的陕西省启动了引汉济渭工程,按照该工程的近、中、远期规划,未来将从汉江上游截流5亿~15亿立方米的水量。同时,湖北省又在筹备“鄂北引水工程”。届时,汉江流域将形成南水北调、引汉济渭、“鄂北引水”三大调水工程争水的局面。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分别奔赴湖北十堰市、襄阳市,陕西省汉中市等地调查,发现汉江流域旱情严重,水位下降导致土地沙化严重,汉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在变化。令人担忧的是,三大工程争食汉江的局面形成以后,未来汉江流域的旱情和生态危机可能会更加严峻。 汉江上、中游旱情严重 眼下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汉江上游的陕西汉中市留坝县却出现了50年一遇的大旱。 3月21日,本报记者在留坝县几个乡镇调查时发现,很多农民种的油菜正在枯萎,种的土豆已经烂在地里。该县的日常供水也出现了问题,该县城关镇一些居民告诉记者,现在做饭、洗衣都不敢像以前那样用水了,洗过菜的水要用来冲马桶。 留坝县一位官员告诉记者,石峡子沟水库负责该县的供水,这个水库的库容为6万立方米,日均用水量为2100立方米左右,目前只有200多立方米的蓄水,虽然已经启用了1500立方米的备用地下水源,但每天仍有600立方米的用水缺口。 这场大旱还正在影响留坝县上万亩庄稼的长势,同时影响1.2万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 3月18日,记者在汉江中游湖北十堰辖区之内县级市——丹江口市调查,看到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附近的江滩已经大片地裸露出来,水流缓慢。 这一天,丹江口汉江大桥桥墩上的水位线显示,这个地方的汉江水位已经跌破90米的控制水位线。 这一天,总部位于湖北武汉市的水利部长江委员会公布的实时水情报告,丹江口水库的水位为140.01米,仅仅高于139米的“死水位线”1.01米——若降破“死水位线”,就意味着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将减少,将影响汉江下游群众的饮水、灌溉等。 3月23日,记者来到湖北襄阳市辖区内的县级市——老河口市,在该市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核心地带的王府洲村、晨光村、太山村调查,发现一些村民正在逐步沙化的田地里面种山药。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两年旱得很,沙土地水分又蒸发得快,每茬庄稼都要浇好几次水。” 同时,受到干旱影响,这些地方的粮食正在大幅度减产,当地村民介绍,以前一亩地能产800斤玉米,这几年已经降到了600斤左右。 老河口市气象局局长周炜介绍,老河口市年均降水量为800多毫米,最近两三年连续大旱,每年的降水量不足50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1800毫米。 汉江上游和中游大面积缺水、干旱已经变成较为普遍的现象。 南水北调的影响 全长1577米的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发源于陕西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汉王山,由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东南走向的汉江依次流经陕西汉中市、安康市;然后进入湖北,在十堰市的丹江口与汉江最大的支流——丹江汇合,注入丹江口水库;出水库又经过襄阳市等。 资料显示,汉江水资源总量为582亿立方米,年均径流量为565亿立方米,是我国中部地区水质最好的大河。 全长443千米的丹江则是汉江最长的支流,发源于陕西商洛市凤凰山南麓,流经丹凤县和商南县、河南省淅川县,进入湖北十堰市以后汇入到丹江口水库,年均径流量为8.2亿立方米。 据了解,2012年丹江口大坝加高以后,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达到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到290.5亿立方米;水库水源90%来自汉江、10%来自丹江。 湖北一位水资源和水利政策研究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由上游进入湖北的汉江水量大约为393亿立方米,其中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工程就调走95亿立方米,达到总来水量的24%,已经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跨流域调水15%的上限。 记者获得一份《汉江流域老河口段综合开发调研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调水以后,老河口市王甫洲以下汉江河段的水位平均下降0.8~1.3米,根本产生不了丰水期水位;因为这些变化,大约4万亩农田面临着无水灌溉的严重局面,每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670万元。 老河口市林业局副局长赵生涛介绍,该市沙化分布区面积已增加到52万亩,其中沙化土地面积31.5万亩。但从去年底开始,由国家投入的近百万元的治沙专项资金被取消了。 赵生涛告诉记者,“丹江口大坝没加高之前,也存在土地沙化问题,但一到夏天丰水期沙子就被冲走了。这几年连年大旱,加上汉江上游来水量减少,基本上没了丰水期,砂砾和鹅卵石在河道淤积,土地沙化面积也逐步增加。” 全国粮食基地、湖北省经济重镇襄阳市的情况也比较严峻。襄阳市林业局局长周建元透露,南水北调开始以后,汉江在襄阳段的流量减少1/3,枯水期从原来的4个月增至8个月以上,丰水期完全消失,由此新增沙滩地两万公顷,大约30万公顷农田的土壤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江滩裸露的现象在襄阳市尤为明显,襄阳汉江长江大桥附近的鱼梁洲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在汉江边钓鱼的市民介绍记者,最近几年汉江水位偏低,水质也没有之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