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单音节词方向 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语言的简约美,纯净美,质朴美,对于汉语,越来越成为稀罕物了。 林深数树具体指的是,单音节词越来越少,多音节词越拉越长。 我们看两个例子—— “毛泽东思想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30年前的,任何人对这句话都耳熟能详,当然这许多人现在记取也是;但对于80后、90后,他们明白吗? 第二个例子是不说“坚持社会主义”,说多了不是创新,创新与时俱进的说法是“要把社会主义全面的推向21世纪”。 这都是梁浩然的人物名“弯弯绕”。影响很不好。 反观,回头看,我们汉民族文化的经典是不这样的。 《道德经》5000字,抵伙计们一篇论文的字数都不到。《孙子兵法》也仅13篇,一点也不“煌煌巨制”。《论语》简直是,就是,几句家常。 二、汉语是单音节词的理由 汉语单音节词的方向,不但源于历史和语源,也是由文字性质,语言文字的性质决定的。具体指的是,我们语言的语素、词素,它是单音节的,它是单个汉字的。一个汉字,一句话;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一个场景一个故事了。(注,五四新文化运动消灭汉字的努力是彻底失败了。)中国语言基于中国汉字;中国汉字是象形、写意再兼表音的文字。它之不可取代,不会被拼音文字取代,是由于它语言文字的内涵美,也是它的汉字的语义美还兼有音画美。 汉语言,甚至包括以汉语为基础的语言,汉字的方向,都不会改变。我们不会一个符号多个音节,也不会多个符号一个音节。“一个字,一个音节,一个意义符号”的语言现实,是由汉语的性质,即它的文字性质——决定的。 还有“0”取代“零”,12345取代一二三四五,“QQ”取代“腾讯IT号”……等等,只怕也是方向。怎么解读?——他其实没有改变汉字(含准汉字变式汉字)一个符号一个音节的语言现实。 也许有人会举汉语句子加长是诗歌也是一般汉语语言发展的历史作例子,这是对的。历史的和事实的都是对的。但汉语的古汉语的“双音节词”常常是假的,是我们现在说的短语。 再说古代诗歌为什么走“三言”“五言”“七言”……的方向,而不是“四言”“六言”“八言”……的方向(就《诗经》四言),当然我们完全可以说是要语言音节的错落变化——但也可以说,凡属汉语精华的诗歌,它使用汉语词,是少不了“单音节词”的。 三、浅析汉语繁琐和拉长的原因 首先它也是语言、包括我们自己语言发展的事实。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由于“大部队加强”的缘故,它表达是更周密了。 次是外来语的影响。外来语译音词,外来语语词语素化后的派生词,外来文化带动外来语汉化拉长音节……等等,都冲击了汉语的单音节词(还有双音节词)的方向。 再次是外来语带来的外来文化外来思想外来美学趣味……等的影响。比如文化或者说美学,它有简约和繁复两种趣味,甚至有变化周期律。很难说繁复就不好。二是形式逻辑、哲学……等的影响,于是标签“哲学大话”语言,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式的“貌似严密实扎架子”的语言、因为政治大话而出现的“政治大话”语言……都拉长了汉语句子,都“泡沫化”了汉语。林子不打算单独说虚伪的政治影响的“政治大话”语言。 笑,“按字数算稿费”——怕也是重要原因吧。 结论:汉语的“以单音节词为基础,双音节词为多数,多音节词会发展”的语言方向,是不会大改变的。单音节词既是汉语语词的语源,也是汉语语词的基础,这是历史的事实。记住这个事实和方向,简约、质朴、纯净我们的语言,是我们的语言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方向。 (林深数树2009年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