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薯线粉 于 2013-4-19 12:24 编辑
太和红枫之约 文/红薯线粉 梁子湖南部,我常提到的方位,我的家乡武汉市江夏区湖泗镇在梁子湖的西南角。而读书时常听到的鄂州太和镇,就在它的东南角。它们共同毗邻大冶市金牛镇。在这有着近似话音的三市交界之地,就连地下,都同样蕴藏丰富的膨润土;产的红薯,都叫苕,因含粉量高,这一带又盛产线粉。我的笔名,也烙上了这地域印记。 而今天,三月二十九日,我一早从武昌出发,独行走西线,穿越湖泗、金牛,到达太和镇花贺村,只为赴红枫之约。
1 刚好两小时车程。在莲花贺站下车,我的脚一落地,就看见“把红枫观赏节办成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风景盛会”横幅,借省道314公路两旁高大的法桐树,悬挂在上方。我拿出相机拍下纪念,又用手机微博告诉我的好友们:梁子湖红枫观赏节,我来了! 路上村民告知,红枫园,还要沿路往北走五分钟。我该以什么样的面目去见红枫啊,我还没有想好。 红枫,已在丘陵中的一片平地,队列整齐排着,静静等我。 我走向最近的一棵,一片红叶一般有七个叶瓣,对称分布。轻触红叶,几朵白色小花或骨朵儿微微颤动,我感受到她的娇羞。再过一阵,我的一大群从东线来的朋友也将会聚这里,红枫会显现她内热的特性,炽热枫园的男女吗? 有个小伙子在路旁的树上,靠着粗枝,系彩色气球,树下一个小姑娘在给气球充气。红枫园,正营造浓浓的节日气氛。 我走在一条不常走人的垄上,细软的小草小花扫着鞋面,阳光还没有完全灿烂,隐藏的露水打湿了一切入侵者。我的前面,三个女人正弯腰逗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笑声从一个女人传给另一个女人,散落在红枫园。 不远处有一硕大的彩虹门,那里应是开幕式会场。可以听到吹唢呐敲鼓的声音。 我没有急于过去,一片白海棠正盛开在眼前,凑近,五片花瓣捧着一小束花蕊,旁边还有红色的骨朵儿等待开放。有词曰“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宋·李弥逊《虞美人》)又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觉得选择清明这个节气祭祀先人真是很恰当,海棠的富贵、高洁,还有时常飘落的小雨,赋予清明庄重、伤感的气氛。明天,我也该顺路回湖泗祭坟。 会场有很多人,却没有我认识的,未免有点失落。鄂州文坛的朋友们呢?你们怎么也要迎接下我这个“嘉宾”吧。算了,不必矜持了,我去找你们得了。
2 原来公路边还有一个方形的充气拱门,我在枫园穿行,绕开了那里。我逆着人流而行,左侧是一排鄂州景观宣传图片,右侧有吹唢呐敲锣鼓的,还有卖野生鳝鱼鲫鱼的,好不热闹。 阿林子是第一个看到我的,握手、拥抱;挽秋也在,给我分发嘉宾牌,我属于她的小分队。她们是我最早认识的文友,四余年,每次见面都相谈甚欢。夏荷在旁边,不用介绍,彼此认得。她问我旁边是谁,我只说出一个“紫”字,忘了后面的“嫣”,乍见到长发美女,一时思维短路。又与吴远道老师、李鹏兄、高山松老师、梅影老师、一点疑问、蓝雪飞洋、一代枭雄等文友一一相问。 开幕式时间快到了,阿林子、夏荷留下接待,其余一群人往会场而来。阳光晒得人发烫,有人看准时机在卖漂亮的遮阳帽。 几天前高山松网上发起《红枫诗会》活动,多名诗人创作四十余首诗歌,已印刷张贴在会场一侧,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另一侧当地书画爱好者正现场书创作书画,以助兴。 紫嫣文友成了游人尤其摄影师门的焦点。她将要接地的如瀑黑发,与枫叶的红,海棠的白,相映生辉。不满周岁的孩子徜徉在母亲的推车里,一脸岁月印痕的老奶奶握着虎头拐杖台前端坐,这更是太和人自己的节日。 主持开幕式的帅哥、美女登台,接着依次市区镇领导讲话,按部就班,中国特色。文艺演出从时下流行的江南style开始。会场是临时搭建,又在园内,桌椅有限,部分来宾只能站着。这正好给文友及汉网网友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活动总策划理鸣老师在网上有多次交流,也是第一次见真人。简安然、长风萧萧等随汉网市民记者团大巴而来,谷未黄老师、望江兴叹老师、艳子姐、弯弯姐、水晶苑、依沙凝、农仁等文友姗姗来迟。台上载歌载舞,台下朋友互致问候,拍照留念。 六位庄稼汉表演的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尺谱”排子锣,唢呐与锣合奏,气势磅礴,拙朴敦厚,庄重典雅。几位农家嫂子合唱的《十送情郎哥》,荷花、莲藕为题,情意绵绵,诙谐有趣。这浓浓的梁子湖地方特色,将文演推向高潮。 一群热爱网络、文学,难得一见的朋友,在这湖乡美景之地,在这鼓乐欢歌声中,相约、相知。
3 中餐还在准备,阿林子、武桥老师等与几位村嫂偷空操练起腰鼓、大鼓,引来一遍赞叹之声。我也在打鼓,心里面,这回去还得写游记呢,一点不淡定。 理鸣老师一声招呼,近百人各自组合入席。菜都是就地取材,有几个菜我是不得不说的。 苕粉糕,纯苕粉调稀后烧制而成,乍看象一块块红烧肉,因而也有叫“苕粉肉”的。同桌的大部分不认识,挽秋已经几次见,就玩笑说现在开始吃“你”了,谁让我也是苕呢。 鄂东南一带苕栽培历史久,在粮食紧缺的年代,苕不知让多少人活下命来。很多带有自谦意味的称谓至今还流传,比较出名的有“大冶苕”、“通山苕”、“红安苕”等,并无贬义,还感亲切。而邻近太和镇的涂家垴镇,更是将“凤凰牌”红薯粉丝卖进了武汉的大超市,我在华联超市看到,少不了要买些回。 红尾鱼,梁子湖一带盛产,因尾巴有点红而得名,一般就长一筷长。小时候我喜欢随父亲捕鱼,因是梁子湖的支流,常捕到这种鱼。有个现象,这种鱼总是结队而游,头在水面,父亲见着,或追行几步,把网绕到后背用尽全身力气向前撒开,收网,总会有几条或十几条红尾鱼在网内,我帮父亲捡,甭提有多高兴了。我家乡有个更形象的名字:红梢排,梢就是尾巴的意思,排是指它们成群结队的习性。 谢埠千张,白如银,薄如纸,坚如布,出自太和谢埠村,取当地金鸡坡的泉水手工磨浆,并采用独特工艺制成,明清时作为朝廷贡品,曾获得中国著名品牌称号。今天的谢埠千张是与泥鳅一起烹制的,泥鳅的鲜味和千张的豆香味叠加,口味更特别。(我一周后带一群同事故地重游,又在这里吃了谢埠千张,去太和青峰山时经过菜场,同事问起谢埠千张,路人说菜场没有卖的,不知道是不是下午的原因。看来吃可以,带走还不行。) 桌上还有当地产的雷竹笋、藜蒿、棱角菜等时令菜,烧土猪肉,梅菜扣肉等传统特色菜,对做菜师傅,未必是专业的厨师,最直观的肯定就是一扫而光。 我们在太和的花贺村,也饯行了光盘行动。
4 文友里有一个东道主,她不光是鄂州梁子湖人,还是太和人,更是红枫节举办地花贺村人,她,就是夏荷,本名即是姓贺。花贺,是莲花贺的间称,附近的低洼地方包括红枫园,原来都是一片泽国,荷香满湖。夏荷与莲花贺,该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夏荷说,红枫是太和的修饰。理鸣老师说,夏荷是红枫的修饰。我认为都非常贴切。 她总是举着“鄂州文坛”的旗子,绽放着笑容说,“跟我走。” 此刻,她正带领一群女嘉宾去海棠园。 寻找“红颜知己”趣味活动,要求男嘉宾在红枫园找寻到六位花仙子,取到六朵鲜花,然后奔向海棠园献给自己约定或未约定的“红颜知己”,女嘉宾如同意就将手上的草回赠男嘉宾,并一同赶到会场,前六名为优胜。有文友戏称,举办者在鼓励“拈花惹草”。 我和一代枭雄走进红枫园,只见红叶不见花仙。有位后来才知道叫徐厚伟的同学,找到了第一位花仙子,我们也按图索骥。六位会走动的花仙子,没太给男嘉宾为难。 一群大大小小的男人,手捧鲜花,先后向海棠园进发。有游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是参加集体婚礼的。 我穿的衣服有些厚,背上都出了汗。徐同学仍然一马当先,穿海棠园,越苗圃,第一个冲向了一群女嘉宾,口里还喊着,“我们是第一名,要载入史册。”没看清他将鲜花送给了谁。我还在觉得好笑,平时对我客气的枭雄文友,也不打声招呼,就从我身边倏地超过,不用说,他和约定搭档平儿,第二个交换了花草。这家伙,关键时刻重色轻友。 我弄个第三名也不错,还好后面有点距离。我走过一座用两块预制板并排铺成的简易小桥,突然有“鹊桥”相会的感觉。这乡村小桥日后该有个名字了,爱情、友情都需要架桥。 事前我和夏荷说过,我来时,你手中没有鲜花,我就送给你,她说好啊,这算是约定。我没看到夏荷,其实也根本不敢在女嘉宾中寻找。我只得喊一声:“夏荷呢!” 能认识自称是我本家妹妹,笑容如红叶的女子夏荷,很好。
5 龙山位于太和镇谢埠村、花黄村与吴伯浩村交界的地方,又名莲花山。龙山一如其名,形似巨龙,尾北首南,身卧莲花地,昂视金牛,旁伴白虎,尾扫赤马。山上有一寺名长兴寺,因始建于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四年,且明宗宰相隐削发为僧隐居于此而得名。 不上龙山,红枫之约,就少了灵,缺了魂。 花贺村在龙山西麓,去长兴寺,要北行一公里至花黄村上山。理鸣老师担心文友自驾绕山公路有一定危险,特地请来当地朋友驾车分几批送文友们上去。 长兴寺2010年扩建,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三圣殿等,红墙碧瓦、飞檐翘角,布局整齐、庄重宏伟,周围满是青松翠竹,好一片清修之地。偶有几名佛家弟子在走动、说话,我这山外之人总怕惊扰到他们。我不懂佛,但常听“结善缘”一说,教人向善,总是好的。春风知道我文友听力有一些障碍,她坐于石阶之上,听禅悟道,很是投入。 寺前竹林里冒出很多硕大的竹笋,几个月后就是一根根参天的雷竹了。很多不知名的珍奇植物,被集中种在山凹一片小平地上,文友还是喜欢开花的。 我们踏石碑砌的简易小桥,穿三株鼎立的樟树,抚远古形成的岩石,追溪水而下,要去看看传说中的小瀑布。但我们还在中途,先期出发的望江兴叹老师和向导已经返回,说前面很是危险。我们只得服从团队纪律,没有继续前行。 回过头,只见长兴寺立于青山叠翠之中,曲水流觞之上。 理鸣老师说,山顶有一塘名“落箭塘”,相传吴王孙权率大臣在附近的武昌山上射箭,箭落入此处山谷一口塘,遂得此名。可惜我们没时间登顶一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山有后唐宰相遗存,有三国吴王踪迹,有许许多多的故事,龙山注定不是普通的山。 下山仍要返回长兴寺乘车。杨扬老师、理鸣老师、岭上清风和我四人,想自己锻炼锻炼,也不忍驾车的朋友跑太多趟,闲聊中沿路步行而下。 山上蝉鸣阵阵。我们的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待种的水田旱地。再往前,该是那浩淼的梁子湖了。 我的心,随着西下的斜阳,落在这梁子湖之南。 (全文完 4048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