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水水含真情 倪霞
人与人之间的相逢是缘份,人与一个地方一方山水的相遇与停留,又何尝不是缘份呢。一如你和通山这方山水的相遇,与通山人民的相处,该是有了前世的修为,才得以换来的吧。一如你刚来通山时说过“共修的缘份”。
你从省纪委而来,挂职小小县城,却是一任父母官,与这片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和深情厚谊。你任着县委常委、副县长,多数时间在通山,在村里、镇里,县里忙碌;在基层调研、决策、并组织实施;在省有关部门协调奔走,争取项目和资金,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你不多言辞,总是用行动来践行你对这方山水的热爱与付出;你不爱说意见,可你又常强调一句话:“用有限的挂职时间,为当地老百姓多做有意义的事情”。
对闯王陵的付出,凝结着你对通山山水爱的体现,同时也是挂职期间浓重挥洒的一笔。《把闯王文化园打造成全国一流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一文,洋洋五千多字的论述,彰显了你对这个项目融入的思想和智慧。筹备、考察、设计、专家座谈、规划启动等等工作,从概念到详规,从粗象到细节,你面面俱到,事事参与。可每做一件事不是能够随便一挥而就的,更何况这样一个设及面广、工程量大的浩大工程,做起来困难重重,然而,这个想法产生了,并付出了行动,项目进入了实质性启动。临走前,你对我说,你最大的遗憾是这个意义深远的项目没有在你手上完全建成!但你相信相关部门和通山,不会轻言放弃,一定会把这一愿景变成现实。
你走路的步伐很快,与你儒雅的外表成反比。想来,那步步丈量的,该是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你——踏实、诚恳、稳步向前。每一步跨出的,是实实在在的成绩。一如你的石垅村,你心中的石垅村,省纪委对口帮扶的石垅村,你付出了爱与真诚的石垅村。两年的时间,兴办了二十多件实事工程,石垅桥头小学教学楼修葺一新了,村里的塘堰坚固了,村前屋后洁净了,村里道路畅通了,村里路灯亮堂了,茭白产业发展起来了……山青了,水秀了,碧水亭笑了。你和省纪委的同仁们,让“三万”精神,落实在村前屋后的变化中,落实在村民朴实的笑容里。两年的时间,丈量出的脚步是力量和实诚。你曾说,有时也想走慢点,可走着走着便又走成了自己的步子。有些与生俱来的品质,是改变不了的,一如你自己的步子。
在石垅村新建的碧水亭前,你写下“结对帮扶建新农村新村展欢颜,饮水思源修碧水亭碧水永长流”的对联。对联刻在碧水亭大红色的柱子前,飞檐翘角的亭子和清清的碧水,以及汉子汲水、妇孺漂洗、孩童嬉戏的画面,诉说着结对帮扶的历史过往与成绩,而对联的作者却没有留名。我笑问为何不写上作者的名字,你笑答:我算什么,我只是小人物,作为党的干部做我应该做的份内事,把通山的山水和人民留在我心中就可以了!你儒雅睿智,内敛沉稳;波澜不惊,笑容纯净。所以,石垅村的孩子们也能追着喊出你的名字来。
那天,几位爱诗文的朋友一起看老雪的《画境通山》,你捧着画册赞叹不已,边看边动情地说:这每一幅画图,凝结的都是爱啊,只有爱自己的家乡才能踏遍山水,拍下这些让人心生感动的画面来!
是啊,是爱,是对通山的爱。你也加入了这个爱的行列,爱通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风物人情。你说,两年来,只要住在县城内(很多时你住在镇里),总会在早上去爬爬凤池山,从山上俯瞰心中喜欢着的小城。你还说,每一次自己驾车从武汉来通山,走过界水岭,进入通山境地时,你总是会把车开慢一些,一边走一边看,看那绵延的山,丰沃的地;看那林立的楼,古老的屋;看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享受那微微山风带来大山的气息。山山水水,点点滴滴,一切的一切,总是让你心生温暖。两年的日子,你对这方山水付出了爱与真情。
因为共同对文字之爱,对中华传统文化之虔敬,对做人处世之共同看法,我们是那种“说得着的朋友”。虽不似千古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知音遇,却是性情相投,诗心可鉴;岁月匆匆,真情漫漫。我多次说过,在我心中,你是朋友,其次才是领导。朋友是心中的全部,领导是附加。你不但认可,在短暂相处的日子里,对我这个“君子之交”的朋友,溢于言表,行于欢颜。两年眨眼间,即将离开你付出真诚与爱的这方山水之时,我想深情地唤着你的名字,说:江滨,通山人民不舍得你!通山人民感谢你!
望着悠远深邃的天空,想起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些天,常常想,以一种怎样的方式欢送你呢?没有长亭,只有山山水水含真情;没有笛声,只有晚风拂柳夕阳外;醇醇酒香里,款款深情送知已;春雨霏霏,残花半飘零……两年前的春天,你寂静而来;两年后的这个春天,在雉水欢笑,凤池山桃花盛开时,带着对通山山水的真情与眷恋,你踏歌而归。想想,还是以一首诗,几行文字相送吧,因为你是诗人,能够看到和听到,百花深处,诗词歌赋里,挥洒着送别的乐曲和舞蹈……
2013年春月于凤池山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