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奖惩 一 一个年轻人进了一家工厂。工厂只规定集体工作量,而不规定个人工作量,而且做得多也没有奖励。 年轻人凭着火热的激情,一个月下来做了100个零件,只有3个次品。他旁边有一个老工人一个月只做了50个,有2个次品。年轻人很高兴,自己用两倍于别人的速度达到了97%的合格率,别人用一半的速度只达到了96%的合格率。 工厂突然有了新规定:做坏一个零件扣100块钱。年轻人基本工资原本只有1500块,现在只能拿1200块。老工人原本有200块的工龄工资,现在只能拿1500块。 年轻人想,下次不能再这么卖力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本来就没有多少钱,父母还指望他寄钱回家,自己以后还要结婚、买房。如果每个月都像这样扣钱,自己还怎么活命?要提高合格率,尽量不出次品,只有减少工作量。从这以后,他每个月最多只做90个零件,合格率经常在100%左右。当然,他的量仍然是全厂最多的。 老工人也想,下次要做得更少。不过,他对这次扣钱的事不是太在意。他的妻子也在工作,儿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父母不仅不要他支援,反而经常倒给他钱。这200块钱对他来说是九牛一毛。不过若能保住这200块也不是坏事。他也开始减少工作量。他把每个月做的零件个数控制在40以下。他的量是全厂最少的,却因合格率高,很少出次品,他经常被领导称为细心、有经验的能手。 年轻人每个月都比老工人少200块,心里有点烦闷。但他转念一想,再过一年自己也有了工龄工资,就可以和老工人平等了,还是忍忍吧!可一年后,他悲哀地发现老工人竟成了工头,工资又比自己多了300块。而且老工人已选了自己的一个铁哥们做自己的接班人。他知道自己要想提升几乎不可能了,大好的青春不能浪费。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他含泪地递交了辞呈。 二 另一个年轻人进了另一家公司。一年快到头了,按十分制,他的工作量为9,很不错。另外一个老工人工作时聊天、睡觉、嗑瓜子,工作量只有7。 公司出了这样一个奖金评价体系:按十分制,工作量占60%,工头评分占40%,一分1000块。 有一次,年轻人不小心踩了工头一脚。工头让他跪下,他不肯。工头一直怀恨在心,只给他评了2分。年轻人列式一算:9×0.6+2×0.4=6.2。完了,辛苦了一年,怎么才拿6200块钱的奖金呢?回去怎么和父母交代? 老工人和工头是铁哥们,他担心自己奖金太少,就去找工头把分打高一点。工头昧着良心给他打了10分。老工人一算:7×0.6+10×0.4=8.2。还好,能拿8200块。 年轻人回到家里,父母不够贤惠,居然质问道:“你的同事能拿8000多块奖金,你怎么才拿6000多块奖金?工作时是不是玩去了?” 年轻人这才明白,埋头苦干是不可能拿高奖金的,必须走捷径。第二年,他开始讨好工头,给工头买烟、擦皮鞋,代工头签到。工头开始夸奖他:“小伙子不错,有前途,大哥我绝不亏待你。” 从此,年轻人不再想怎么认真工作,只是想怎么和工头搞好关系。工头也经常带他去喝酒、唱歌。他整天喝得云里雾里,再不用省吃俭用,他开始麻木了。然而,他渐渐地发现自己找不到少年时的慷慨激昂,觉得人生失去了方向,常常晚上一个人默默地流泪。 201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