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湛月路1号 于 2013-4-22 18:36 编辑
鼓书之乡——大箕铺
水南湾村古民居
水南湾,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的大冶市,大箕铺镇东山西麓,距大冶城区13公里,武九铁路大箕铺镇2公里处,315省道斜村而过。这里可谓四通八达。是大冶市与阳新县交界处的一个古村。据曹氏家谱记载,水南湾的这一支族人,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时期从江西瑞昌迁居过来的。族人中有一女子乃当时皇帝身边的贵妃,因此曹氏家族在当地也显赫一时。随着家族人丁的日渐兴旺,曹氏家族决定在老屋的附近建造新的大宅。100多工匠用13年的汗水,终于在水南湾树立起了一片徽派建筑。核心建筑是气势恢宏的九如堂,其内九重门连通两旁上百间横屋,使整个家族浑然一体。水南湾古民居,注重生活的实用性。走进民居,跨进堂屋、正屋、厢房、耳房、梁枋,忽高忽低,开间骤大骤小,光线倏暗,房屋的采光、下水道、通风口等布局合理、错落有致。通常是大门进去,一进几幢,最少的也有三幢,每幢之间都有一个天井。采光、透气、排水,以及宅院安全等方面,安排、处理的科学合理。
天井、窗户与下水池。天井和窗户主要有采光透气之功能,天井由天眼和下水池组成,天眼主要起着采光、透气的作用,下水池具有排水去湿之功效……。外实内静的天井房,使人感觉是“群屋一体”。外墙窗户一般是石雕的小窗户,并且建在高处,别人站在外面,不可能通过窗户看见室内的情况,但是它和天井、室内隔扇窗门一起发挥着透气、采光的作用。雕刻精美的隔扇窗门,把室内景色分割成许多美丽的画面,同时又把室外景色引入室内,变成剪纸一样的黑白效果,更富有诗情画意。天眼与下水池上下连成一体,雨水从屋面汇聚于天眼,流入下水池,家庭生活用的污水流入池中,通过本村的排水系统排出,流入水塘、河流。实墙使宅内自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空间,具有外实内静的神韵。“屋上立垛,防风防盗又防火”,在屋与屋间上方建有风火墙、女儿墙,因其形状象马头,故称“马头墙”,一般随房屋的层次高低错落,一间间一栋栋地立垛。它主要是防风防火,因马头墙阻隔一般不会祸及邻舍,同时也避免了村民趁火打劫,还有防盗的作用。 水南湾村古民居里的砖雕、木雕、石雕又有独特风格。其砖雕多为龙形,建在宗祠和民居风火墙上。木雕内容多为生活场景、花鸟图案。石刻多在石桌和厅中立柱之上,内容多为花兽形象:花为牡丹,兽为麒麟,取其富贵祥瑞之意。亦有不少石刻中兽之形象奇特,到底为何物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古民居,是大冶人的一部安居史、风俗史、社会生态群落史,也是楚文化中的宝贵遗产。 历经多年风雨和战乱,与其他地方的民居一样,水南湾古民居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特别是近年来文物贩子走私猖獗,水南湾村的古民居也不免遭文物贩子的毒手。破坏损坏情况比较严重。 现在国家实行新农村建设,古民居的保护应该纳入新农村的整体规划来予以科学论证,不能仅仅因为建设而拆掉原来有价值的古民居群,要让古民居成为一道风景。另外还要防止保护性破坏,防止村民因为想要保护但不得法导致其建筑格局等遭到破坏,特别不能将其拆了之后重建。 2005年岁末,省政协副主席蒙美路与有关专家曾经考察了黄石的古民居,并专程前往水南湾村。蒙美路指出,古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是对人类文明的保护、继承、延续和发展,是地域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进步的综合体现,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石一定要重视这一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遗产资源,将历史名人与古民居等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起来,力争在两年内打造一批有代表性、历史价值高的品牌古民居。
富家山风景区
富家山位于大冶城南6公里处,西与大殷公路接壤,南与董家口、太婆尖毗邻,距106国道2.5公里。该山以龙角山为主峰,大小山峰80余座,总面积80平方公里,据初步探明,境内共有景点50余处,既有大型溶洞群,烈马回头、玉蛇出洞、龙角朝晖、十八罗汉、大象卷鼻、蚌壳出厣、仙人桥等天然景观,又有龙角古刹、龙泉古寺、节孝牌坊、吴进山革命根据地、岳飞铸剑等名胜古迹。同时,还有数条险峻、狭窄、景色秀美,而且十分奇特的溪流,好似一幅幅多彩的画卷。于是这里的山、水、洞、这里的风景名胜构成了这里与世不同旅游景观。 富家山最为独特的奇观,就是从2000年以来引起无数人神往的天然大溶洞。此洞位于富家山400多米高的一处山坡上,洞外干燥,洞内潮湿,入口处生有厥类植物。此洞的温度始终处于恒温状态,冬暖夏凉,似一处天然的空调。此洞如同一条九曲回转的蛟龙,逐渐向下延伸,洞连洞、洞叠洞、洞中有洞。据地质人员现场勘察,洞中内藏大小洞穴30多处,最大处面积约400平方米,高40余米。洞四周布满钟乳石及各类花纹,千奇百怪,十分别致,如金钟倒挂、莲花绽放、仙女望月、观音坐莲、蛟龙腾空、海豹出水、黄金遍地、玉帘幽梦等等,惟妙惟肖、形象十分逼真,石林、石笋、石幔、石裙等形态各异,错综有致,令人美不胜收。 据地质专家考证,此洞具有三亿的的地质历史,在我省境内尚未发现如此奇特的天然溶洞,具有极高的人文欣赏价值和开发价值。据推断,此洞分为三大支洞,长度分别可达2200米,1800米,1200米。今年,附近村民在该洞周边又陆地发现了多处小型溶洞,如龙凤洞、水帘洞、相公洞、金盆漏斗、双象戏水等洞,洞内景观煞是美丽。据勘察人员分析,因富家山喀斯特地形十分明显,溶洞分布相当普遍,极有可能贯穿整个山林,其开发价值不言而喻。 富家山水库是富家山整个水系的中心,水面宽阔,水质清澈,是游人荡舟畅游、避暑的理想场所。从水库左侧,经富家山村向东南方向而上,有一条水热湍急的溪流。没溪而上,溪流淙淙,回荡山谷,令人倍感清幽。岸边的风景更是独成一绝,鸟语花香,枝盛叶茂,仿佛世外桃园。继续向前走1000米,便走进一处五米见方的小石潭,潭水清澈见底,潭上十几米便可看见著名的双龙泉。同时,这里也是十港正直的起点,从这儿开始往上前行,所有沟壑均无水滴,直至龙角古刹山脚,又有泉水涌出,在干港的右侧即可看见许多景致,如大额头、小额头、烈马回头、玉蛇出洞、蜡烛冲天、仙人桥等景就有这里。 在富家山水库的右侧也有两条溪流直通水库,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胡家晚村的双孔泉(又称双眼泉)溪流,她短而不力,常年不断,特别是双孔泉的泉水清洌而甘甜,喝一口沁人心脾,格外舒畅。 这里的泉水,一尘不染,既有观赏价值,同时也可充分发开发利用,是我们当今时代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在富家山水库右侧,岸边矗立着一块类似门牌一样的建筑物,为就是著名的“节孝牌坊”。根据碑文记载,此牌坊属于清朝雍正皇帝下旨建立。牌坊雕刻细腻,花纹别致,设计精巧, 只是年代稍微久远,岁月的风雨已剥蚀了它的容颜,尽管如此,但它昔日的风韵犹存,仍然吸引着无数过往的游客驻足观望。 离开牌坊,沿山路向富家山进发,一路上又看到了这里独特的风光。4、5月份,漫山遍野,野桃盛开,绿草丛中、蜂蝶飞舞,游人观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盘山而上,就可达到优雅别致的龙角古刹。据记载该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市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又由于它所处的位置有海拔700多米高,它还是我市最高的寺庙之一。该庙历尽风雨,饱受风霜,大毁20余次,小毁60余次,如今龙角古刹修缮一新,建有禅房院阁、客堂厨房,大雄宝殿内,各种神像栩栩如生。 迈出寺门,继续向前行走,便可靠近富家山最高山峰——天然双角,人称龙角山。在它的山脚下曾有岳飞铸剑的传奇。与龙角古刹遥相呼应的是富家山右侧的龙泉寺,寺内常的钟声不绝,香火不断,是大冶地区最大的寺庙之一。其历史虽无龙角古刹悠久;但其壮观的庙堂和门楼令其它寺庙无法相比,善男信女往来于此,给富家山增添了几分佛教的色彩,为今后的旅游业的拓宽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富家山不但以其独特的风光令人神往,而且是兵家必争之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彭德怀、程子华、徐策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来到这里,带领当地群众打土豪闹革命,壮大红三军团,与敌人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特别是吴进山革命根据在,无数革命先烈牺牲在这里,他们用鲜血染红了这块土地。如今,他们的事迹不断激发着附近的群众以及旅游者的爱国情怀。 富家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赢得了广大游客的亲睐。
乐 家 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