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春节长假及国内宏观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一季度,我县经济形式严峻,主要经济指标增长乏力。 一、 农作物长势良好,畜牧业形势喜人 全县一季度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8亿元,增长3.4%。增加值 3.08亿元,增长3.3%。今年以来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夏粮、夏油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据初步统计,第一季度我县猪肉产量6851吨。生猪存栏44.04万头, 同比增长56.0%。禽肉产量1936吨,同比增长62.3%。当前猪价略有下跌,饲料价格增速略有下降。后期生猪市场走势可能受到H7N9禽流感病毒的影响,猪肉价格有继续下降趋势,预计未来会带动包括鸡鸭等所在的禽类价格下降。3月份,农业生产资料指数为95.9%。同比下降了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民收入的稳健增长。 二、工业产值增幅大幅下降,后续任务艰巨 由于骨干企业生产下滑,工业形势不佳。一季度全县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0.13亿元,51家的规上工业总产值仅比上年同期的34家增加了0.79亿元,增速为4.0%,增速比去年一季度下降43.7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2.65亿元,增速为10.2%,增速比去年一季度下降18.2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的呈现出三个重要特征:一是大企业左右工业增长幅度。一季度,去年产值过两亿的湖北龙乡印刷包装有限公司、红安汉鹏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红安娃哈哈天然饮料有限公司、红安玉泽实业有限公司、红安机械设备制造厂等5家企业生产均下降,且降幅都在37%以上,影响到全县工业的整体增幅。这5户企业今年一季度产值同比减少1.31亿元,导致全县工业企业产值下降13.5%。二是生产下滑企业个数增多。一季度,在51家规上企业中,有8家企业生产生产较去年同期有大幅下降,占企业总数的比重为15.7%。去年生产下滑的企业个数仅4家;今年一季度这8家企业本期实现累计总产值占规上企业总产值的比例确达到18.1%,而去年同期占比达到34.6%。三是新增的规上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一季度,纳入统计的规上企业个数增加10家,10户新纳入的企业产值比同期多4412万元,直接拉动全县产值增长4.5%。新进规企业势头猛,潜力大,增速快。湖北精耕生物药业公司累计产值956.1万元,同比增长达到505.9%;宏盛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实现产值754.2万元,增长486%;湖北红宝饲料有限公司实现21544.4万元,增长106.3%。 一季度全县规上工业用电量为4324万度,同比下降6.8%。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3.94亿元,同比增长4.6%。 三、投资增速稳健,增长压力较大 受基础设施建设和觅儿新兴产业园项目建设的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依旧保持稳健增长。一季度,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6.63亿元,同比增长44.3%。重大项目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作用明显。全县亿元以上施工项目34个,同比增加19个,完成投资11.92亿元,同比增长85.4%,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县总投资比重达到71.7%,较去年的53.1%提高了18.63个百分点。园区建设对固投增长支撑贡献大。开发区完成投资8.25亿元,同比增长41.1%,高于全县增幅3.81个百分点,占全县总投资的比重达到49.6%。 一季度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7780万元,商品房销售额2577万元,销售面积20485平方米。 四、消费市场平稳,外贸形势较好 一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37亿元,增长11.9%,比去年的增长幅度低了4.6个百分点。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9%。 今年以来,红安继续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不断加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外贸出口较去年同期有相当大幅度的增长。截止到2月份,全县外贸出口额达到115万美元,完成了年初任务1000万美元的11.5%。 五、财政开局良好,金融稳定 从收支总体上讲,一季度全县财政收支执行情况较好,实现了一季度收入任务“开门红”。一季度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61133万元,比同期增收12435万元,增长25.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160万元,增长31.4%。财政收入的质量逐步提高,元至3月份,地方税收完成税收13663万元,占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8%,比同期增长13.8个百分点。地方税收的来源主要是营业税,完成6695万元,增长49%。 一季度,全县完成财政支出24260万元,同比增支1092万元,增长4.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380万元,同比增支812万元,增长3.9%。 一季度,各项金融存款余额达到117.04亿元,各项金融贷款余额达到34.02亿元。贷存比仅为29%,需要加大资金的投放力度。全县2013年金融工作会议召开,红安县金融机构与正邦养殖、皇家实业等12家企业签订了贷款授信协议书,总授信额达5.35亿元。 六、物价继续上行 , 生活成本增大 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2.4%,环比上涨0.2%,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中,衣着类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达到8.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次之,涨幅达到8.5% ,居住类价格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幅度为4.3%。但是食品类价格指数是下降的,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3.2%。肉禽及其制品在上个月下降2.5%的基础上本月再度下降3.2%。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是由于受供求关系、“H7N9禽流感”等诸因素的叠加影响,猪肉价格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总体来看,一季度,全县经济形势严峻。经济运行中存在几个全局性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放缓。比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反映经济景气的主要指标全面放缓。工业总产值增长4.0 %,下降43.7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10.2%,下降18.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3%,下降25.1个百分点;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幅度25.5%,下降39.5个百分点;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增幅31.4%,下降38.2个百分点。2012年,红安能在全省蝉联“五快县(市)”,主要得益速度指标拉动,如果一季度这样的速度持续,红安争强进位的希望渺茫。 2.工业形势严峻。工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更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红安工业尤其肩负强县富民、争强进位的重任。通过前两年的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工业后发优势应该而且必须迸发。但从去年到今年第一季度情形来看,红安工业增长明显乏力,没有显露出后发优势。去年,红安工业增幅在全黄冈市占第7位,今年第一季度未实现“开门红”,工业担当大任任重道远。 3.固投潜在压力已现端倪。一是由于乡镇工作滞后,第一产业投资出现负增长,降幅达到74%。,一季度12个乡镇场中有城关镇、七里镇、二程镇、华河镇、杏花乡等5个乡镇没有新开工项目,华河镇、杏花乡两个乡镇投资额甚至为零,导致一季度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为负数。二是开发区签约的项目多,实际动工的少。今年以来,新开工的项目仅有3个,要想在短时间内促使更多的项目开工还有一定的过程和难度。三是由于去年发展较快,基数大,继续保持像去年那样持续的高速难度很大。四是房地产业投资拉动作用将逐步减弱。国五条政策的出台,宏观调控力度越来越大。今年房地产市场在持续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下,市场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一季度,我县21家房地产企业没有一个新开工项目。全县完成40%的年度增长目标任务压力很大。 4.消费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疲软。由于集团消费的管制,住宿业较去年同期有小幅下滑,下降幅度为0.3%,餐饮业的营业额增长幅度只有11.6%,批发业的库存也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0.6%。受集团消费限制的持续影响,未来的消费市场会在一定时间段内出现一定程度的疲软现象。 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也有红安自身的不足,需要研究对策,有针对性地认真加以解决: 1. 凸显工业重心。要高度重视一季度工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建议组织专班就一季度企业出现的生产问题进行全面调研,查明原因,分析问题,解剖麻雀,分门别类认真研究,着力加以解决,帮助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全县全年应牢牢抓住工业这个牛鼻子,政府抓环境,金融注资金,有关部门搞服务,努力促进全县工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要加快园区落户企业的投产速度,尽快实现投产见效。加大企业入规工作力度,将服务企业入规的任务下达到各招商引资单位,切实将主要精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凝聚到“入规”上来。 2.加快园区建设。主要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签约项目的建设进度。对于已签约该建未建的项目,要促成招商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形成实实在在地货币工程量;二是抓建成企业的尽快投产。要督促企业尽快开工投产,形成实实在在的红安企业,有产出有效益。有关招商团队,对招商项目应全程包保全程跟踪全程负责。做好包括证照的办理等相关服务,真正让招商项目招得进、留得住、有效益、发展好。做到企业、红安双赢。 3.做好项目储备。各级各部门要对全年的目标任务心中有数,通盘考虑,全面安排。开工一批,申报一批,着手一批,洽谈一批,储备一批,有计划有步骤规划好,安排好全年的工作。使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和工业企业发展充满活力、具备后劲。促进全县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4.大力推进城镇化。要把城镇化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强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要提高城镇化规划水平,将县城、乡镇通盘考虑,联动推进,规划共绘、设施共建、服务共享,可优先在觅儿、八里探索建立若干大社区;要进一步提升小城镇的承载能力,使小城镇成为吸纳农民的主渠道和扩大需求的主推力。 5.狠抓责任落实。年初,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县委、政府已经确立了今年全县总的奋斗目标,目标既定,关键在落实。全县各级各部门应鼓足精神,铆足干劲,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干中找智慧,在干中谋发展。加大考核和问责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实现全年各项任务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