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移斗转,世事无常。万事万物都在时间的流淌中悄悄地改变着自己,但无论怎么改变,总有些记忆改变不了,总有些印象忘却不了,总有些感受消失不了! 30年前,我还是一名年龄刚过20,精力旺盛、激情澎湃的小伙子,也是一名没出过县境、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整日与里犁耙为伴,与庄稼为友,偈尔去趟县城,就要兴奋几天,如果有人去趟武汉,就会羡慕不已。特别是当他谈起在武汉的见闻,谈起东湖的美景,更是让我听得如痴如醉。心中暗想,如果能到武汉转一趟,到东湖游一回,也就不虚此生。 1983年的三月中旬,终于有了一个机会。我的一位脑筋活络又豪爽仗义的朋友,自农村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后,就放下了手中的锄头,洗净了腿上的泥巴,到镇上开了一间杂货店,从此每隔几天他就要到汉正街进一次货。两年时间,他就成了我们眼中的富人。1983年三月中旬的一个晴天,他又一次到汉正街进货时,就邀请我和另一位朋友一同前往。那一天我们怀着非常兴奋的心情,换上过节才穿的衣服,坐上了第一班开往武汉的公汽,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上午9到达了汉口新华路车站。下车后朋友没有带我们去汉正街,而是带着我们坐上了到达武昌省博物馆门前的公交车,下车后朋友才告诉我们:“你们总说想到东湖玩一趟,今天我就陪你们好好玩个够”。“你不进货了”?我们两人异口同声地问道。“今天就在武汉住一晚,明天再进货回家。”听到朋友的回答,我们都为朋友的真诚、热情所感动。 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步行到东湖的门口,高高兴兴地买了门票后就步履轻快地进入东湖。那时我们都不知道这里只是东湖景区中的一处,更不知道这个景区的名字叫听涛。一进东湖,我们就为东湖的那种寥廓、那种壮观、那种纯净、那种清新所陶醉。那个时候,东湖还没经过大开发,里面的人造景点不很多,她还犹如一个待字闺中的处女,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让人有一种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的感觉。 我们快步走到湖边,放眼望去,东湖好象是一面望不到头的明镜, 给人一种“天苍苍、野茫茫”的感觉!我们的目光沿着湖面极力地向远方眺望,却怎么也看不到尽头,只见水波在阳光的照射下如流淌着的金色乐谱,洋溢着轻盈和欢快;又如跳动着的抒情诗行,婉转多情而又韵味无穷。湖面不时闪过的水鸟更让东湖有一种气韵灵动的生机。岸边的树枝上刚刚冒出嫩绿的树芽,吐出了春天的气息。我们就那样站在湖边,静静地欣赏着、默默地沉醉着、往来的人惊不醒我们的专注,过往的车扰不乱我们的思绪。伫立良久,另一位朋友突然感慨地说,“风景这样美丽,可惜没有相机”。这才把我们从沉醉中拉回现实。 “书上说我们湖北是千湖之省,我想东湖应该是千湖之首,看了东湖不看湖”说到这里,朋友话锋一转说“我们先转一下吧,等下再找个地方吃饭,饭后去省博物馆参观。” 随后我们迎着习习轻风,披着暧暧阳光,伴着潺潺涛声,沿着长长湖堤,慢慢地向前走着,不一会来到了行吟阁。高大雄伟、意境深远的行吟阁,处处透着楚风、楚韵,让人流连忘返。更让人心生敬意的是:阁前屈原塑像,睿智的目光中蕴含一股深深的忧虑,深情的吟咏中又饱含着深沉的呐喊。那是对国家的忧虑、对人民的忧虑!是忠心情不被理解、思想不被包容,才能无法施展,志向无法实现的呐喊! 游完行吟阁,我们走过一小桥,漫步到前面山坡上的屈原纪念馆。看了屈原的生平介绍,听了讲解员动情的讲解,对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为民情怀、爱国思想和不屈求索的精神有了更深的感受和理解! 从屈原纪念馆出来之后,饥饿开始袭来,朋友一看手表,已经是下午两点五十了,我们相约着下次再来,然后意犹未尽地走出东胡,找到 一小餐馆匆匆地吃过午饭,又向急急忙忙地向省博物馆赶去。 真是光阴如箭逝,一晃30多年过去了,30多年来,我去过九寨沟、张家界、桂林、黄山、长城等无数的景点,但在我心中留下永恒印象、永远美感的还是1983年的东湖!那次游东湖短暂一游,但东湖的美、东湖的静、东湖的浩瀚、东湖的优雅、东湖的气势、东湖的底蕴已经成了我心中永远的风景! 自那以后,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我们三人天各一方,一个在京城成了富翁,一个在海南做了渔翁,我则成了打工仔,相约再游东湖也成了一个没有兑现的梦想。30年的岁月把我由当年的毛头小伙,变成了皱纹爬上脸,白发爬上头,牙齿下了岗的老汉。没想到造化弄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今天3月,我来到临近东湖的楚天粤海国际大酒店打工,这让我有了天天亲近东湖的机会。从此,每天下班后我就东东湖边散步,看碧波荡漾,听涛声起落,观渔人夜钓,也真切地感受到东湖开发的力度,感受到东湖巨大的变化!但是,每天当我形单影只地走在东湖时,就会想起我们当初再游东湖的约定,一股淡淡地惆怅就涌上心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