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2
中士
 
- 积分
- 264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让“让座”行为成为公交车上的美丽风景
17日,一辆7路公交车从大冶开往黄石。当车行至真爱妇科医院站时,车上座位全部坐满,过道里还站着几个人,一怀抱小孩、左手提着一大袋子东西的中年妇女上了车。这时,坐在后面第二排、一位看上去比她还要大十几岁的中年男子忙站起来,“你抱着小孩,到我这里坐吧!”中年妇女一边感谢他,一边走过去,很快,她的脚步停止了挪动,脸上的笑容僵了。众人这才发现,刚才那位中年男子让出来的座位,被一位年轻妇女一屁股坐上了。(4月19日《今日大冶》)
都说公交车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可近几年来,媒体上关于公交车让座的负面新闻报道却给这张名片抹黑了不少:有为了不给孕妇让座,在公交车上比起了身份证上年龄的;有因不给抱小孩女子让座,而被人扇了五耳光的;也有乘票员给农民工让座位,被年轻人所嘲笑的……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原本是文明社会中每个公民都应该做、主动做的事情,也是一个城市名片上最亮丽的符号,只是在现实生活里却成了“稀罕物”,这不能不让人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也许在普通民众的心目中,公交车上的座位有着“先到先得”的使用属性,但回到7路公交车上一位年轻妇女和一怀抱小孩、左手提着一大袋子东西的中年妇女抢座这一事例来看,一个是年迈体弱,一个是年轻力壮;一个是怀抱小孩,手提重物,一个是两手空无一物;一个是乘客主动去让,一个是自己争前去抢,两者对比的巨大反差折射出这年轻妇女行为的丑陋,道德的沦落,为大多数民众所不齿!“占座、抢座”看起来是小毛病,但是小毛病反而更能看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的问题,公民道德素质的问题。而深究其原因,这大概和近些年来,人们片面追求物质文明的享受,而忽视了道德和文明建设有关。由于修养缺失、道德沦落、贪图享乐,所以在内心的天平上,坐在座位上所带来的舒适感、安全感也就凌驾在让座带来的道德层面的神圣感和崇高感之上了。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何擦亮公交这个城市的文明窗口,让“让座”的行为成为市民的一种习惯,不少城市也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尝试:比如北京就曾规定对公交车上不让座者进行媒体曝光;郑州也曾出台对不让座罚款50元的规定;长春市开通“老弱病残孕幼”专乘……等等,这些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笔者认为,坐公交车是否“让座”归根到底还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才是根本,最好还是采用宣传、教育、倡导等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引导解决。比如在街头巷尾、电视报纸、公交站台、公交车张贴大幅面的宣传画,车厢内进行温馨的语音提示,营造和谐、温馨的车厢环境;比如从孩子幼儿园的教育开始,从小就培养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让其养成让座的习惯;比如开展“倡导文明乘车,我贡微薄之力”志愿者服务活动,让“你让的不仅仅是一个座位……而是在履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等等。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和公交公司也要结合某些车次长期出现“一座难求”的现状,在车辆投入和车次频率、运行路线上多想办法,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努力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如此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占座、抢座”的问题,让“让座”行为成为公交车上的一道美丽风景。(李俊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