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7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本帖最后由 龙山达人 于 2013-4-23 21:56 编辑
看黄冈各大门户网站历史名人的宣传,可以看到一代名臣王廷瞻,著名诗人王廷陈,文言小说家王同轨为黄冈人,更有甚者将其归纳入团风县属,殊不知这三位实为新洲籍,王同轨在其所著之《耳谈》中说,其高王父(即高祖父)为泰州同知,任满归家居黄邑道观河山中躬耕食力,葬袁家山,又说大王父(曾祖父)世业农,祖父王麟为封丘县令。这与其家谱吻合。黄邑道观河其实就是黄冈县道观河,现属武汉市新洲区,新洲旧属黄冈县,袁家山即今新洲旧街祠堂湾村袁家冲赤膊龙山,距道观河不过五里。王同轨与王廷陈,王廷瞻同为黄冈赤膊龙王氏家族。王同轨乃是王廷陈王廷瞻兄弟的堂侄。他们是五代以内的宗亲,王廷陈的祖父辈一生为农,王廷陈的父亲王济中举时,廷陈时年五岁,王氏家谱记载,王济任吏部验封司郎中,将袁家冲所置田产捐于家庙以资公用。 从大量的文献记载其三人均为黄冈籍,事实上在古代 中国人一向重视“籍贯”,在100多年前,一个人的地域属性,首为其籍贯,而籍贯指的就是“祖籍”,而非现代一些词典含糊的说法:“祖居地或个人出生地”。而五代以内不变籍贯的惯例也源于礼法。中国传统礼法中,同宗族五代以内相互有权利和义务,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丧仪的规定,根据关系亲疏,丧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的差别。中国的传统社会是农耕社会,聚族而居,宗族在一个人成长中的影响极大,而当时社会人口流动并不频繁,所以弄清楚五代以内的祖居地并不困难。一个人的祖籍地弄清楚了,他的社 会关系乃至社会信用程度基本上就可以搞清楚。所以那时候通过科举出仕的官员,必须向朝廷清清楚楚写好五代之内直系长辈的基本状况,由吏部来判断其家世是否清白纯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