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思想者1号 于 2013-4-24 10:31 编辑
城市与湖泊的对话 袁宏建 (2013年4月)
琴 岛 水乃生命之源。 湖泊乃文化之本。 遗爱湖,一个陌生而又让人充满幻想的湖泊,10多年前逐渐进入黄冈人的生活,影响着黄冈人的思绪。 遗爱湖的前身是东湖,西湖和菱角湖。10多年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当时的黄冈地区专署作了一个战略性决定,打通东湖、西湖和菱角湖,扩大古城黄州市区面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产生活需求。
龙凤呈祥 于是,龙凤呈祥,与时俱进,古城黄州由于遗爱湖的诞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当年苏轼在黄州写下《遗爱亭记》,为古城黄州植下文化之根。如今遗爱之爱、遗爱之神已在黄冈大地广为传诵。 何谓遗爱之爱?又何为遗爱之神? 遗爱是一种大爱,也是一种仁爱,它既是一种传承的爱,也是一种交换的爱,更是一种绵绵不绝的中华之爱。 遗爱之神乃一种信仰,一种图腾。
大文豪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石雕像,遗爱清风而至,你可以感受到这种爱,感受到这种神。 登临芸香阁,面对浩瀚的遗爱湖,湖岸边一座新兴的黄州城扑面而来,感受到的也是这个爱,也是这个神。
遗爱的城市 过绿杨桥,大片大朵的白云低空而至,仿佛佛手拂面,又像催人步入天堂仙境,此时的爱,不就是心中的那个神。 在流光阁,在亲水台,临皋听涛,置身于风情画意,怎不浮想联翩,那个爱,那个神又怎不油然相生。
云过绿阳桥 难怪啊!也难怪。这二年每年春节回黄州探亲的黄州人,不,黄冈人,无不感叹!黄州变了,黄州城变了,黄冈人的心态也变了。看着黄州城街上匆匆而过行人的脸色,平静而自信,不可以感受到这个变化?听着黄冈人网上网下聊天的调门,不论是激昂髙调,还是窃窃丝语,不论是男还是女,全是一派大城市的范儿,不也可以感受到这个变化? 这些变化,全然因为遗爱湖的诞生。 从古至今,人们择水而居,城市因湖泊而灵性,湖泊因城市而传神。武汉乃东湖,杭州乃西湖,昆明乃滇池……没有湖不会有城市,没有名湖不会有名城,概莫例外。我们的遗爱湖已让我们陶醉,我们这座城市很快也要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宜住城市的声名已经响起,文化古城的称谓已然确立,遗爱湖乃黄州,黄州乃遗爱湖的思维正在形成,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遗爱湖,为黄州城,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做我们应做的事情!
遗爱湖之秋 夕阳余辉 水杉湿地 湖边美景 桃花岛前桃花树 亭出桃花岛 湖中水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