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走进大别山试验区“点中点”红安产业园,只见一幢幢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像宝石星星点点镶嵌在城镇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别山老区人民昔日浴血奋战的“精气神”,再现于今朝工业化、城镇化的征途上。
“我们正在进行‘三大会战’百日攻坚,千名党员干部进园区参与大会战,白天不开会,夜晚不回家,周末不休息,大战100天,完成硬指标。”红安县经济开发区党委副书记石银红对记者说。
试验区“点中点”红安产业园焕发生机
据了解,昔日的红土岗如今已建成园区16平方公里,形成家具家居、食品饮料、轻纺服装等8个产业集群。2010年12月,红安新型工业化产业园动工建设。“是真干,还是做做样子?”成都千川木业的老板意欲投资,又举棋不定,悄悄到红安观察。
“几年前,一年才平整一百多亩土地;现在一个月平整了近千亩。”听村民议论,看建设现场,老板相信“红安动了真格”,不到一年,投资3.6亿元的湖北千川木业有限公司就开工投产,项目负责人容卉奇告诉记者,仅春节前后的订单量就达到6万套,订单已经排到了10月份。两年多不懈努力,功能日益完善的红安融园家具产业园、食品饮料工业园、新兴产业园已落户企业120家,协议投资总额495亿元。
大园区、大项目、大发展。近两年,红安县抢抓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等多重机遇,坚持“产城融合、园城同建、工业主导、集群发展、多业支撑”的发展理念,采取招商引资批量式、项目签约打包式、产业发展集群式的模式,强力抓招商引资,加快园区建设。近两年来,经过四次调整,园区规划面积从18.5平方公里扩展到125平方公里,累计政府投入16亿元,建成67公里的“三纵六横”路网,安装路灯615盏,基本形成园区水、电、路、通信畅通的20平方公里框架。配套建设项目同步跟进,22个社区服务项目全面开工,企业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基本建成。医疗、学校、公租房、自来水厂等投入使用,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快。与此同时,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推行“五制三零”服务,创优发展环境,成功探索出招商引资“五度”、“四节”模式,科学设置招商引资流程,引来千商云集、项目密集、产业集聚,共引进项目145个,其中产业集群项目8个,协议投资1206亿元,目前在建企业102家,投产企业17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