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63
版主
   
- 积分
- 950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到《在大学》杂志的时候,我的心头一热。虽然已经年近四十,虽然大学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与文学关联不大,虽然在十八年的工作生活中也算历经滚爬跌打。即使已经看淡爱情,宽容亲情,贵重友情。但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的心,其实从没有真正死去过。武汉高校文学联合——那是我深藏内心的梦,在二十多年前南湖边的中南政法学院,在武汉大学浪漫的珞樱大道,在情殇痛彻后疗伤的水果湖的茶港。
在楚天传媒集团二楼的诺大平台上,我高呼《在大学》卷首语中武汉高校文联倡议杨勇的名字。一个阳光的青春脸庞出现在我面前。一股敬意由衷而生,“谢谢你,这曾是我的一个连做都不敢做的梦;今天,在你手中实现了!”我几乎就要给杨同学鞠上深深一躬,我感觉到现场的我,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手里的《在大学》,眼前的这个大二男生,我仿佛看到了一颗正在升起的星星,不是一颗,是一片星辰,或者说是一片茁壮成长的树林。“请放心,我会全力来帮助你们的!”
“橙色锦年”、“晨曦花路”,《在大学》杂志里这些美妙的小栏目,让我暂时忘了自己是个身患重病的中年妇女,是个在饮食和出行方面受限的慢性病人。我沉浸在已经被英超和西甲超过了《最爱那一抹炫蓝》的“意甲”情深中,看“印象”和“私语”小田地里周思的文字,时光倒流回二十年,叱咤〈政法团苑〉的校园十大诗人的自己,那时候的我也是政院党委宣传部的主笔。
记得五年前的青年节,我在华中农业大学为该校患尿毒症的大三学子,参加签名售书活动时,有人问我为什么去做这样的事?我的回答肯定而简洁:“应该、值得!”不仅因为那位学生是我的病友,是我的同乡,更因为我无法接受一朵还未开放的花儿在我面前枯萎、凋谢。半年前的初冬,刚刚在二十几个中学同学的祝福下过完生日没多久的我,面对糟透了的医院当月复查误诊结果,在电话里对着青梅竹马的老同学痛哭,“再给我三年的时间,只三年,让我写完自传体小说,我就死而无憾了!”昨天,去参加古田辛家地小学参加“爱上层楼读书会”活动,看到小学生们对嘉宾王芸的仰慕的眼神,像极了童年时自己崇拜李白时的表情。
本期读书会的嘉宾王芸是位来自荆州的70后专业作家。她曾在湖北大学中文系就读四年,后来在故乡报社的副刊做编辑,这次作为湖北新锐文学奖的获奖者,被长江日报请上武汉颇具影响的读书会来“解读自己”。和杨勇及湖北网络文坛的作家们一起共进晚餐时,著名诗人谷未黄指着旁边的省文联、省作协对杨勇和他的同伴们说,“未来的省作协主席就在你们中间!”虽然,是句玩笑话,但却寓意深刻,昨天获得的精致辛悦书卡上,赫然写着“让我们的学生跟着真正的读书人学习”。
花骨朵正在悄悄绽放,青春的花儿一路歌唱。王芸作为文学界的新秀走上湖北作家的前台,武汉高校文联即将成立,他们在向组织靠近,寻找温暖,渴望关注、期盼支持。这是一轮正在朝阳中冉冉上升的太阳,这是几代文学青年心中的梦,这更是这个春天那些花儿的大声歌唱。
回首,因为我们,曾经满怀激情;感动,因为我们,一直坚持信仰。
让我们坚持下去,成长起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