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大冶湖子湖尹家湖游泳
大冶湖执法船
区划不变,委托管理,整体托管,是大冶湖生态新区开发建设,创新管理机制总的指导。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体制机制是开发建设的逻辑起点,涉及到管理创新、人事创新、行政审批创新和司法机制创新等方面。
创新体制:统一规划委托管理
北面黄荆山核心区,西穿大冶城关和大箕铺滨湖地区,南接阳新“两镇一区”,加上未来的沿湖大道。这个区域就是规划蓝图中的新城——大冶湖生态新区。这个新区辐射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涉及人口近60万,地广人多,如何管理成了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提到体制机制创新,黄石市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余常晏给出了五句话40字的总体思路:市级统筹,多点支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一区多园;区划不变,托管开发;简政施权,封闭管理。
余常晏说,体制创新的核心,在于突破现行行政区划的阻隔,以市里统一组织,统一规划为前提,分步实施,多功能开发,最终实现“国字号开发区”,“一顶帽子大家戴”,发展成果大家共享。“区划不变,委托管理是最大的体制机制创新。”
为什么要区划不变、托管开发?余常晏说,因为黄金山开发区托管有过成功案例,2006年6月20日,没有大冶市对汪仁、四棵的托管,就不可能有大冶进全国百强,就不可能有黄金山地区8万人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可以避免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管人管事能有机统一,提高办事效力。
黄石市政协副主席肖唐友也说:“开发建设到哪里,所属行政主体就委托到哪里。一湖一治,开发建设任务完成了,特大城市就形成了。”
灵活用人:让干部在火线中成长
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一句话经常被人引用——我们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对于大冶湖生态新区人员任用,肖唐友开出了一剂药:以实绩取人,让干部在火线中成长。
肖唐友介绍,环大冶湖建设,面积数百平方公里,人口数十万,任务之重,可以想象。新区建设,没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是万万不行的。黄石的矿产资源会枯竭,但人才资源不枯竭。在人员数量上,可实现动人不动编;在人员质量上,打破坛坛罐罐,谁适合就调谁;干部任用上,以绩用人,让干部在火线中成长。
黄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许卫建言,可以学习上海等先进地区的公务员聘用制,完善干部人事管理机制。黄石今年将积极推进全省公务员聘用制改革试点,将按照“编内聘用、按岗定责、合同管理、缴纳保险、转换机制”的思路,拟定全市公务员聘用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这一创新可以运用到大冶湖新区的人事任用上。
余常晏提议,切实将干部,人事,编制等行政资源向开发区和各类园区倾斜,特别在用人问题上,对于大冶湖生态新区开发急需的规划类人才、工程测量类人才、项目建设类人才、招商类人才和金融类人才,要学习九江八里湖的经验,坚持考调结合,一方面,从市直部门集中抽调为主,另一面,辅之以面向全国引进博士起点,研究生起点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要将既懂行政又懂经济,既懂国际规则又懂国内政策的复合型干部资源向新区倾斜。
行政审批:要做到省时省钱省力
商人来投资,希望办事省心,赚钱顺心,生活开心。办事省心,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行政审批上。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如何探索行政审批新机制?黄石市政府副秘书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徐崇斌称,项目未落地,机制先行。“省时、省钱、省力”,是行政审批新机制的重点。
徐崇斌介绍,行政审批创新主要体现在“三集中一统筹”:集中受理、集中审批、集中代办和统筹收费。其中,在集中审批中,对简单事项当即分办;对可以联合审批的事项,组织相关部门会审、勘探定期验收;对同一时期开工的项目,可以“打包审批”。
在打包审批中,徐崇斌举了九江八里湖建设的案例。八里湖建设中,需要对几十个政府投资项目的环评进行“打包审批”,为项目节约资金400多万元;而在水土保持方案中,每个方案成本减少的费用,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在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中,徐崇斌建议,希望成立三个层次的专班: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即成立环大冶湖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策重大事项,协调复杂问题;二是成立联审办,负责对环大冶湖开发建设项目和招商项目进行联合审批,对重大复杂事项上报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三是成立专门审批服务代办队伍。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最好的软环境
2012年6月,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曾表示,湖北将力争建设成全国投资软环境最优地区。
法治环境,是软环境的核心竞争力。昨日上午,黄石市副市长、黄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黄石市公安局局长张启波说,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发展有多么辉煌,矛盾就有多么突出。环大冶湖开发建设过程中,各种矛盾会很突出,公安人员将会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进村庄、进工地、进企业、进农户,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维护社会秩序。
在户籍制度方面,降低落户准入门槛,努力把环大冶湖地区“人口做多、人气做旺、区域做大。”在消防审批方面,将消防设计审核、验收等工作,纳入规划设计之中。交通安全方面,保障路畅人安。“经济发展到哪里,公安机关就跟到哪里。问题不解决,专班就不撤。”张启波强调,争取用新思维,将大冶湖生态新区打造成“最安全、最宜居、最宜商”的地方。
黄石市检察院检察长杨武力介绍,当前,司法机关主要按照行政区划设立,案件分别由阳新县、大冶市及开发区相关司法机关办理,与新区建设不配套,司法管辖的分散性不利于保障新区的建设。如新区是外来投资者、创业者的聚集地,现行司法体制机制难以为其提供集中、便捷的法律服务;对新区开发建设、国家投资、拆迁还建、环境保护等领域发生的群体性、涉众型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现行司法体制机制难以集中力量给予及时、妥善处置。
杨武力建议,成立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来解决分区办案的诸多尴尬。(记者 丁斌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