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青
秦尊文
“大冶湖开发,时机已成熟。”4月28日上午,当听到大冶湖生态开发被纳入黄石未来规划时,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感叹。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表示,在省内,跨省跨区域,围绕一个湖进行联合开发的例子很多,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县市进行联合开发的也不少;但在黄石就少见了,如果开发成功,可以作为样本,供省内其他城市借鉴。
“大冶湖开发,时机已成熟”
关于大冶湖开发,早在今年的4月23日,叶青就发布微博称:黄石大冶湖建设与合肥滨湖新区相似。滨湖新区是合肥141城市空间战略的组成部分,“一个主城区,四个副中心,一个滨湖新区”。它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部,南依巢湖,北靠南二环路,西接沪蓉高速公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6平方公里,是合肥未来通过巢湖、走入长江、融入长三角的水上门户。而大冶湖新区,东临长江,北靠开发区,西接大广南杭瑞高速,南有生态水域,是黄石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地域,是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储备力量。“大冶湖开发是发展趋势,接下来就看怎么样推进。”叶青称,黄石原有的地方,发展空间太小,但发展大冶湖有基础,从大的方面看,它属于阳新大冶黄石城区三个区域结合点。“像这样一个区域是不可多得的,在湖北的地级市里,很少有这么好的条件。”
“成功了,可为省内提供样本”
“环湖开发,在全国来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东部地区有环太湖开发,省内有东湖开发。但是大冶湖开发,有它自身独特的优越条件。”谈到大冶湖开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给予了高度赞同。“它的优越在哪里?就在于大冶湖没有跨其它地区,没有太多的行政区划阻隔。隔远了,就不好开发了。”
秦尊文讲道,黄石是国务院批准的重点开发城市,大冶湖新区开发,是一条好的路子,也是一个大手笔,对黄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石由于被长江阻隔,向北推进不行,只有南进,拓展战略空间。以前的黄石,学的是临江城市,现在的发展是临江环湖,这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大冶湖新区开发,它的意义不仅在黄石,更是在整个全省。因为在省内,跨省跨区域,围绕一个湖进行联合开发的例子很多,如环洞庭湖梁子湖;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县市进行联合开发的也不少;但像黄石,在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县市间,围绕一个大湖进行联合开发的,少见!“如果开发成功,可以作为样本,供省内其他城市借鉴。”
生态优先体制创新以点带面
“生态优先”、“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湖水”……对于大冶湖开发,两位专家强调得最多的是生态。
有水的地方就有发展生机,但是水域又是最难保护的。如何做到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是黄石市接下来考虑的重点。
在体制方面,秦尊文强调,由于大冶湖湖域面积大,治理难度也相应较大。因此,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运行,从开发建设,到管理保护,既减少中间环节,又便于管理。此外,发展新区,可以积极向省里申请一些政策优惠、资金支持,为大冶湖的开发建设获取最大的支持。
在建设方面,以点带面,争取建成“四化同步示范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秦尊文介绍,黄石的工业单一,处于转型期,但信息化基础好,可以通过信息化提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20年前的东湖,是一个郊区湖,武汉人称它‘城东十五里’;而现在,成了城中湖,是武汉的一个繁华区域,这就是以后的大冶湖发展趋势。”
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叶青说,目前有很多例子值得我们借鉴,如花山生态新城、鄂州梧桐湖新城、咸宁梓山湖新城、以及小池滨江新城,这些地区,从生态新城到大型港口,从产业园区到综合体开发,都是城镇化新进程的新样本。大冶湖开发可以从产业新城开始布局,在大冶湖南部生态农业高科技园区,打造一个全国有名的生态农业高科技示范区。(记者 丁斌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