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4月30日,市委全会作出“建设大冶湖生态新区”的决议,标志着“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宏伟蓝图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从此,黄石从环磁湖时代正式进入环大冶湖时代,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在黄石的历史上,经历了两次跨越:一次是1952年—1992年,历经40年的时间,黄石由两个滨江小镇发展为湖北省第二大城市,奠定了现在老城区的基础;第二次是从1992年起,黄石跨越磁湖建起团城山新区。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的城市格局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设环大冶湖新区,这必将是黄石的第三次华丽的转身,其战略意义重大,顺趋势、合民心、切实际。
环大冶湖区域是黄石的中心腹地,推进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面向未来,通盘考虑黄石在全省乃至长江中游城市群所处的特殊地位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建设鄂东特大城市、推动黄石转型跨越的关键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新区发展已是城市竞争发展的大势所趋,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使然。
从空间看,黄石老城区因厂设市、因矿兴市,这种自发形成的格局没经过合理规划,加上自然地理上襟江怀湖,使城市空间狭小,可用面积仅80平方公里且支离破碎,严重制约未来黄石的发展。环大冶湖腹地辽阔,可用面积达500多平方公里,是磁湖面积的六倍。面积增大,空间也就大了,随之而来的大市场、大资金、大物流,必将带来大的经济发展总量。
从富民的大局看,实现战略重心的转移,是全面建设小康黄石的必然选择。大冶湖生态新区的建设,必将极大地加快大冶、阳新等地的城市化同城化进程,为大冶湖南岸地区,乃至整个阳新大面积、大范围脱贫致富奔小康、跨入全省县域经济20强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大冶湖生态新区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大冶区位优势,改善大冶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对大冶“保百强、再进位”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从城市形象看,再造新城区可提升城市的内涵和品位。目前,老城区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城市功能不全。而在新城区,如果严格将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规划合理、功能完善,将生态区、人文区、休闲旅游区、商贸区、公共服务区、现代工业区分开,天蓝、地绿、山青、水碧的新城区将魅力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