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发财不是靠劳动,而是靠机遇;致富不是靠勤奋,而是靠运气。此言不虚,现在生活在湖南衡阳的人,就有一个大好的发财机会,那僦是赶快收集4月19日到4月23日的《衡阳日报》,而且是越多越好!笔者坚信有一天这五天的《衡阳日报》会成为稀世之宝的,价格会一路高歌,突飞猛进的!因为《衡阳日报》在这五天中无意之间就创下了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那就是一张已经创刊64年的报纸五天换了三次报头。 “细心的老读者最近发现,这个看了几十年的《衡阳日报》好像与从前有点不一样。《衡阳日报》沿用了数十年的报头,在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里,居然三次 “变脸 ”。作为衡阳市委机关报的《衡阳日报》竟会如此 “反复无常 ”的,这让很多市民读者不解”。( 04月 28日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事以奇为怪。五天三换报头,可以说是新闻史上罕见,报纸史上没有。这样的报纸肯定会升值,只恨我生活在湖北,虽然与湖南只是一字之差,但是两地远隔千山万水,消息又知道得很迟,只好羡慕别人发财! 但是,笔者对《衡阳日报》五天三换报头这个新闻史上的奇迹,总有些疑惑,总有些不解。《衡阳日报》是堂堂的一级党报,而且是有着60多年历史已经非常成熟的党报,不是哪个小团体、个别人私家办的报纸。其报头也沿用了几十年,怎么能够因为换了一任书记就迅速变脸,并且还是五日三变? 众所周知,党报是党的喉舌,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指导各项工作,传播精神文明,弘扬社会正气的舆论阵地。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设计一个有特色、有意境、能够体现报纸风格、受到受众欢迎的报头是非常应该的。书记作为一个地方的党委负责人,对党报的宣传当然负有领导和指导作用,有自己的喜好也很正常,但他应该是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宣传的内容上,放在宣传的形式上,而不是放在报头上。如果觉得报头不够大气、不能反映报纸风格,不能彰显宣传的作用,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也无不可,但是,再怎么着,也不应该是五天三换报头啊!五天三换报头给人一种儿戏的感觉,给人一种党报是书记私人媒体的想象!人们还会由这件事想到书记的从政风格,会不是朝令夕改、信马由缰?如果是一个好随意为之、喜欢折腾的书记,那么当地的发展思路、发展措施会不会也是“五日三改”?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又怎么实现? 衡阳的新书记为什么这么热衷于换报头呢?是不是书记把《衡阳日报》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当成了自己随便采摘的菜园?更加让人忧虑的是:新书记五天三换报头,衡阳市委常委一班人、市委全委会一班人,为何没在一个人公开表示反对?而是任由书记折腾。难道集体领导、党内监督在衡阳只是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