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自去年第四季度央企的利润已经开始恢复高增长态势,但国资委还是希望能将利润增长作为一种指标给予量化。10%,这将成为央企整体年度利润增长的目标。 为此,国资委还以其综合局为主要力量成立了‘保增长’小组”。 “一家能源央企的人士质疑说:‘这到底是市场经济还是命令经济?10%的利润增长想达到很容易,不就是个账面数字吗。企业的利润增长到底是市场说了算还是领导说了算?’”(04月27日来源:经济观察报)。 企业的利润增长是市场说了算还是领导说了算?这不应该个问题,应该是领导说了不算,市场说了算。因为企业的利润来源于产品的销售状况,也就是来源于市场对产品的认可程度,市场认可程度高,产品畅销,企业的利润自然就高。,反之,企业的利润自然就低。 作为企业来说,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也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以追求高利润为目标,努力研发、生产高新产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是其本质所在!当然,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央企,承担着保证经济增长,为国创造财富的重任,在创造利润上理应有更高的要求、更大的作为!把目标定高一点,把指标搞明晰点也是应该的。但是,这个目标、这个指标还是应该放到市场中去检验,让市场说了算。而不是由领导说了算,否则,有些实现不了目标的企业就会玩数字游戏,做账面文章。而让市场说了算,也就会让企业积极面对市场,研究市场,努力开发市场,培育市场,在市场中不断成长、壮大! 而这种命令经济,说穿了实质上还是一种数字经济,是一种长官经济。它不独在央企存在,而是在很多地方都存在。有些地方的gdp增长,城镇化比例,工业增长的速度、财政收入的数字、人口出生率,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产量等等,都是上面 领导定比例、定速度、定数字,下面只需要按领导定的直接报比例、报数字、报速度就行。 去年,在一次活动中,笔者与一位村支书聊天,那位村支书就告诉我,他们全村户籍人口只有1200多人,但上面要求他们报1600多人,全村油菜种植面积不到300亩,上级要求报1200多亩。笔者问道:“那你到底是怎么报的呢?”“那肯定是按领导定的报啊,因为不按领导定的报,就通不过呀!”这位村支书的话让人深思。而一些地方往上报的招商引资的数量、产业发展的速度,经济增长的比例,则更让人感到那里的发展不只是驶入了快车道,简直是上了“高铁线”,不只是一日千里,简直是一时千里。一些山区小县也动辄号称千亿园区。而这些数字都不是被市场认可、被公众认可的,它们只是由官员定下,由官员认可的。 这种命令经济、数字经济、长官经济,象那些越吹越大的气球,非常吸引眼球,但除了一团气以外没什么内容,一旦破裂是什么都没有。它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扭曲了经济发展方式,让官员不重实绩重数字,导致经济信号失真,直接误导国家的宏观决策,影响经济发展的质效,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大敌。 众所周知,只有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增长才是真增长,只有市场认可的增长才是真增长,只有真实的增长才有真正的利润、只有真实的增长才有真正的繁荣。而只有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采取符合实际的措施,努力赢得市场的认可,才能实现真增长。那种命令式的增长,象武则天强令百花在冬天一齐开放一样荒唐,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道理是清楚的,但是为什么我们有些人却要逆道理而行,原因不外乎这么几个:一是保增长的心太切,总希望看到经济增长的数字就象火烤温度计一样,直往上蹿,不愿意看到数字象蜗牛上树,慢慢往上爬,总希望当领跑者,不愿意当跟跑者。二是出政绩的心太切,因为尽管这些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广受诟病,不再吃香,但在一些地方,考核官员,提拔官员,还是靠数字说话,那些“跨越发展”,“超常增长“的官员往往会进入提拔的快车道。而那些不讲数字讲实绩的干部在提拔时难入上级的视线。三是有些数字增长快了,规模大了还可以多多争取、多获得国家的财政补贴。真是好处多多,利益多多。而即使气球破裂,现出原形,影响发展,官员也很少有人为此影响官运! 笔者认为:我们的经济增长、我们的央企利润增长,肯定需要有一定的比例,但这个比例必须交由市场去决定,这样才是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样才是科学发展的要义。对那种命令经济、数字经济、长官经济我们必须坚决摒弃,并对弄虚作假者给予罢官去职的处分,如果造成损失,则应法律伺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