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夫子 于 2013-5-2 16:47 编辑
周绍艳老师最近,县里组织我们农村年轻教师到县城培训。 培训的第一天晚上,饭后我没有直接回宾馆,因为感觉回去也无事可做。我就在街上走走停停、东张西望。 不知不觉走到了县一中门口,我止住了脚步。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想起了周绍艳老师。要不要进去看看她呢?我犹豫了。从我刚刚认识她到现在快十年了,万一她已经不在这里工作了呢?现在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安全保卫工作,万一门卫不让进呢? 我正踌躇的时候,门口走出来一位中年妇女。我上前问道:“阿姨好,我以前也在这里读高中。我想问一下,你们这里是不是有一个周绍艳老师?她还在这里工作吗?” 她说:“对,她这个时候应该还在学校里,你可以进去找她。” 我又问道:“门卫会不会不让进?” 她说道:“那不会,门卫人很好。” 我于是往校园里面走。见了门卫,我说明了来意。门卫很友好地告诉了我周老师的电话,并指了办公室的方向。 我怀着急切的心情,拨通了周老师的电话。她接到电话后十分惊喜:“是你啊,好久不见了!我现在就在办公室,你过来吧!” 我继续朝办公室走去。刚走到楼上,就发现她早已经站在走廊上了。 她领我走进办公室,给我倒了一杯茶,笑着说道:“你的相貌没有变化,就是长高了。” 我说:“我这次是怀着感恩的心来的,非常感谢你当年在写作上对我的支持。” 她打断道:“这是做老师应尽的义务。” 我接着说:“如果没有你的鼓励,我也不可能在写作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我现在已经在《演讲与口才》上发表了三篇文章,有一篇还被《杂文月刊》转载了。《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也快要出版了,里面收了我的五十多首诗。可惜这两年经历了一些波折,不是失业就是生病。直到今天,我也没走出困境,沦落到农村小学教师的地步了。” 她说:“你不能觉得当农村教师可耻,反而应该努力把书教好。我年轻的时候也做过农村教师,这并不是坏事。你可以在把书教好的同时搞好写作,两者并不矛盾。” 过两天我们都要参加教师水平能力测试。她说等考试结束后就请我吃饭。 回到宾馆后,我不禁又想起以前的事情。 记得刚上高一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个年轻的女老师。她有点胖,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不知为什么,她的模样总给人一种亲近感。 第一次上晚自习的时候,她在黑板上画了一些奇怪的符号,问我们是否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们都猜不出来,她说:“文字产生之前,古人常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达事物。这个图的意思是,熊村的男子和鱼村的女子晚上不见不散。” 我们都惊呆了。她笑着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呢?你们到了一定的年龄也要面对这个问题。” 课本第一个单元是诗歌,我也刚好写了一些诗。我把自己写的那些诗拿给她看,她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后来,她还找人帮我把那些诗打印出来。 她还给了我一本《高中生之友》让我照上面的地址投稿。还说要投稿可以找她拿信封。 可惜,我的作品投出去也不见发表。我有些恼怒,甚至想写信骂杂志社。她很严肃地说:“人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你才多大年龄?你现在的态度能行吗?” 我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周记里也经常流露出一些消极的情绪。她在评语中写道:“春天不会因为某个人爱穿棉衣而不到来,你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以后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都可以向老师讲。”我那个时候觉得离不开她,她在我心中就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大姐姐。 然而,高二的时候,我们换了语文老师。新的语文老师在写作上并不太支持我,我开始有了孤独感。 整个高中阶段,我没有成功发表过一篇作品。直到上了大学,我才知道之前的作品根本就拿不出手,我写那些作品完全是瞎搞。 我经历了很多次失败,也时时想起她。后来,形势开始好转。当我第一次在校报上发表作品时,我想到了她。当我第一次获得国家级的荣誉证书时,我又想到了她。当我开始在《演讲与口才》上发表作品时,我还是想到了她。然而,那时候没有她的电话,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参加完水平能力测试,我在考场外又遇到了她。由于一起来考试的同事已经找到了车,第二天学校里又有课,我只好决定回去,就拒绝了她的邀请。她再次嘱咐我要努力工作,而且要锻炼好身体。 2013,5,1 作者:李灿 电话:13733560130 邮编:442215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竹坪乡竹坪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