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1
少校
阳新上将
 
- 积分
- 13084
IP属地:广东省中山市
|
|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记者 吴凤娇 杜鹏
春夏之交,热切的期待在大冶湖畔汇聚,发展的暖流在这里涌动。
这片热土,何以吸引如此多的关注目光?“大冶湖生态新区,将成为黄石建设鄂东特大城市的主战场。”市长杨晓波说,从国家的发展布局来看,黄石所处的“中三角”必将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分圈布局 愿景壮丽
大冶湖“一肩挑两头”,具有连接城乡的纽带功能,涵盖河口、汪仁、罗桥、东岳、大箕铺、大王、太子、氵韦源口、金海开发区等区域,道路通畅、资源丰富,让这片土地潜力无穷。
黄石市委提出了大冶湖开发建设的路径,敲定了生态新区建设分“三步走”:
第一步,近期目标: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要求,推进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建设。
第二步,中期目标:在东到长江,西抵大冶城区,北起黄荆山麓,南至父子山麓的大冶湖区域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生态新城。
第三步,远期目标:以大冶湖生态新区为龙头,带动大冶、阳新等组团及重点镇发展,最终实现全市的同城化。
绿树成阴,鸟语花香,经济发达,交通顺畅,安逸恬静,舒适智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梦想的城邦,它承载着人们对于生活最美好的憧憬。市规划局局长刘林描述大冶湖生态新区的蓝图:集高端服务、先进制造、居住配套、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城市综合配套地区,是一个时尚惬意的生活居所。
根据《环大冶湖生态新城空间研究》方案,环大冶湖地区大冶湖北岸主要是城市规划建设区,包括大冶城区、黄金山工业新区、汪仁镇、章山片区、新港片区等;大冶湖南岸临近生态保护区,尚未大规模开发建设。
规划创新性地提出了“圈层式”布局模式:生态维育圈层(即蓝线控制范围),该圈层范围内应执行严格的生态保护,禁止任何建设行为;生态旅游休闲圈层(即绿线控制范围),圈层范围内避免大规模开发,布局以生态旅游功能为主的特色组团;环湖发展圈层,圈层范围内布局城市组团,注重滨湖特色的营造以及生态廊道的预留。
生态优先 湖城互动
从区域总体生态格局来看,大冶湖南岸地区位于幕阜山生态屏障区与东北部的大别山生态屏障区,在长江的交汇过渡地带;从地区生态格局来看,环大冶湖地区北依黄金山,东连长江,南临幕阜山,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生态优先,湖城互动。”刘林用这8个字道出了环大冶湖开发中,生态保护的分量之重。他表示,环大冶湖生态新城开发要以生态优先为导向,保留重要的区域性生态廊道;显山露水,彰显山水园林城市特色,注重滨湖岸线控制,沿湖建设地区与湖岸有机渗透,形成良好互动。
“规划时应留白,做到不伤害自然。”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主席杨晓梅说,规划必须坚持国际眼光与实际情况的有机统一,善用“留白”和“反规划”,要彰显山水融合的理念,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与大湖生态保护、旅游发展“三规合一”, 让我们在利用大自然的丰厚馈赠时,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为城市留住珍贵的原生态山水风貌。
大冶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石中心腹地。但近半个世纪以来,废水排放、围栏养殖、非法填占轮番上演,使大冶湖的环境不断恶化。
“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好环大冶湖区域的山水。” 市委书记周先旺说,生态环境是新区建设的生命线,要把新区生态治理恢复放在首位;采取最严格措施,遏制污水废渣直排、围湖造田、围栏养殖等行为,从源头治污。
“特大城市不是空间概念,而是对生产要素的聚集,对文化产业的积淀,对人文环境的不断优化。”市委书记为黄石建设鄂东特大城市注入了深刻的内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