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新大王镇探寻
文/红薯线粉
此刻,2012年5月19日下午三时,我所在的方位,不是完全确定的。只能提出些大致的数字,再加些可能发生错误的猜测。
我可能站在雁门水库的西南角,往西二百米,就是陈宝村彭家塆,再往北四公里是大王镇。大王镇往西北,距离黄石三十公里、武汉一百四十公里。我的介绍可能让一些方位感不强的人头痛,我站在这百度地图无法查找的雁门水库岸边,也是一头雾水。
说一头雾水,不只因为我落在这群山环绕的山坳之中,还是实话,昨夜和今天上午断断续续的雨,使空气湿度高,能见度偏低。站在我一起的,除了文友阿林子、挽秋及杨学武老师,还有陈宝村的彭义禄书记。他抛给我们一个接一个的故事,很遥远,又分明就在眼前,若隐若现,让我反刍再三也不能消化。
石人打喔的传说
顺着彭书记指的方向看过去,一个石人立于西面近山顶的地方。石人头身分明,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雁门水库的堤坝就建在东向,环山唯一的缺口上。如果在大坝中间画一条垂直的线,石人大抵就在这条线上。
彭书记念了一句民谣,我们没听清,他在我们的请求下又慢速念道:“石人打喔,石鼓响,金鸡叫,雁门开。”“喔”字我只能根据音来猜测,意思是喊叫。原来这一带有一个流传很久的传说。碰到石人发声,石鼓响起,金鸡鸣叫,雁门就会打开。雁门开的时候,开口处会有米流出来,村民就可带布袋接米。一次有个村民怕雁门关上,就用一个塞子把雁门开口处塞上,想回家拿更多的袋子来接米,等他拿着好多袋子来的时候,雁门处什么也没有了。
石人就立在那里,石鼓、金鸡估计也是山上长得像的石头,陈宝村多的是各种形状的怪石。至于雁门,称为门,或许是古时这里的一个关口吧。
阿林子边听边把故事内容记在了随身带的本子上。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贪心。”杨学武老师说。
是啊,在那灾荒频发,食不裹腹的年代,这样的故事,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同时告诫人们不可贪心的朴素道理。
吴王赈灾拾遗
贵妃山和父子山也在雁门水库西侧,山顶都被白色的烟雾缭绕,可以隐约看到石雕贵妃像。彭书记讲,贵妃洞就在贵妃山脚下。因我们几人在彭家塆正屋呆的时间过长,出彭家塆时我提出去贵妃洞,彭书记建议最好别去,那里离有两公里路程,且临近洞口的路雨后湿滑,洞中有积水,也不可能进去。另几个文友已先去往贵妃洞,我只能客随主便,等着看相片了。
但现在看到觉得又不远,半个小时前去,应该赶得及。看来得失总是相生的,我站在这里看到山的全貌,却看不到下面一个洞。
我问彭书记那洞有多深,彭书记没有正面回答我。关于这洞的形成,有文友说过大王镇一带地下水丰富,我想这洞大概就是其中一段地下河干枯后自然留下的。取名贵妃洞,山向阳,洞处阴,取个女性名,应该也是合适的。
想到上午攀登的大王镇附近的大王山,吴王一家的故事已在这里扎根了。
据地方记载,大王镇地势较低,常遇长江水患,孙策、孙权、孙登都曾多次来此赈灾,孙登的领地更是就在这一带。后人为纪念吴王,兴建了望吴亭和大王禅寺、吴王殿,这才有了大王山,大王镇。父子山连在一起,一高一低,也是因孙权、孙登父子而得名。
大王山上可以俯览集镇,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长江固堤,不会再有往日的一片泽国。
从大王山下来,大王镇、陈宝村的几名干部在街上的一家经营当地特色美味的酒店招待我们。菜名我是记不得的,借用阿林子的好记性,有清炒湖虾、炖苕粉、清炒苕藤尖、煎豆腐皮、山笋煮河鱼、苞谷鸡汤、黄鳝面糊等。尤其炖苕粉,直接用原苕粉烹饪而成,挽秋在路上就说了,中午要吃我,活石老师早就安排好了。吃我就吃我吧,谁让我叫红薯线粉的呢。
我吃着苕粉,就象讥饿的灾民吃到吴王送来的粮食。
沉睡的彭家塆正屋
石人和贵妃山之间,就是陈宝村彭家塆。彭家塆正屋就在塆子的中央,建成已有三百多年了。若不是彭书记介绍,我还以为是祠堂。
正屋前部分上下两层,飞檐碧瓦,彩绘门楣,红漆包柱,上层书“彭家塆”,下层书“文魁”,据介绍文魁说的是明朝一个当大官的彭姓读书人,我没有考证。
从门槛进去约七、八米,上方有一口天井,一楼左右各有一个出口,二楼两侧也有亮光通风口,前方中央有堵墙,上书“述古人风”及百寿全图。回头,可以看到二楼有一平台,平台边沿上下各三块木雕,彭书记说下方每块木雕都是一场戏,细看还真是。平台上方是一幅八卦图,墙上绘有戏剧人物图案。原来这是听戏的地方,但看戏的场地未免太狭小了。正在我纳闷时,彭书记说,中央这堵墙是木板拼的,榫卯结构,需要的时候是可以拆开的。
靠侧面上台阶进入第二部分,正面书有“姬子家乘”及村人陈新海先生所绘的《和合二仙》图。姬子应为周文王,可能讲的是彭姓源于姬姓。从这里看木板墙的反面,果然看出是可以拆开的。一个外乡来的婆婆此刻就木讷的坐在这里,文友欣慰问我为什么,我说她是这里可得到先贤的庇佑。
再上台阶就到了第三部分“绳其武祖”,这里应该供奉的彭姓的先祖。二、三部分也有天井,这样结构就要复杂的多。杨老师不停的赞叹古时建造者的智慧。这里左右两边的阁楼引发了我们的兴趣,不知是干什么用的。彭书记介绍,就是放集体财物的,比如演戏需要用的鼓、锣之类。为什么放这里我大致能猜到,这里有先祖护着呢。
看到这里才体会到,亮堂的正屋和肃穆的祠堂确有不同。
这曾经热闹的正屋,随着村人的减少和男人的外出,多半处在睡眠状态。只有我们这些外客来了,它才会有些生气。
思绪还在这些山水村落之中,快四点了,我们要回到彭家塆集合。返回没有走水路,也就是没有乘彭书记自己撑的船,而是走过一片因下雨有渍水的旱地,挽秋居然想到沼泽地,未免有些夸张。彭书记看我们“辛苦”,给我们加了点油。他说,秋高气爽的时候,贵妃洞不会有积水,可以进去探幽。又说,还可以去村旁的树林玩。我早就奇怪,为什么有些山只见石头不见树,而村旁却绿树成荫,我把这个疑问抛给彭书记。
原因很简单,他说,就是因为村旁山上的石层浅,往下一点就是土,树可以在缝隙中生长。天气好的时候,一群人可以坐在树丛中星罗棋布的石头上聊天,很是惬意。为证明所言非虚,他让我们看他存在手机上的照片。
这个诱惑不是一般的,那片树林分明就在眼前,我们没道理不加快脚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