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考证,平息100多年纷争 “大冶”的发源地在大青山 5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绿山考古队的考证表明,“大冶”的发源地在金湖街办株林村大青山。这一重要考古成果,平息了自清朝同治以来、100多年的纷争。
修撰于清朝同治六年的《大冶县志》称,北宋乾德五年,即967年,升青山场院为大冶县。那么,青山场院是什么东西?在哪里?该志没有记载。
从此,人们各抒己见,莫衷一是。有的说,青山场院在铜绿山一带,有的说在大冶墈头至栖儒桥一带。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铜绿山铜铁矿遗址”和“五里界古城遗址”重大考古中,都没有结论。
今年4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绿山考古队在金湖街办株林村大青山,发掘出大量冶炼炉渣、刻有云朵的砖瓦。
这些炉渣和砖瓦,经碳素测龄,都来自五代十国以前,即北宋乾德五年以前。这表明,在北宋乾德五年以前,这里有冶炼活动,并有砖、瓦修建的建筑物。
随后,该考古队还发掘出大量刻有人首的陶片、古建筑物的遗迹。
结合其他考证,该考古队领队、正县级研究员陈树祥提出:这里就是青山场院!
青山场,是采冶机构,青山院,是管理采冶机构及具有其他行政职能的机构。青山场院像“老国企”一样,实行“政企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