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云南
- 精华
- 6
上士

- 积分
- 697
IP属地:云南省昆明市
|

楼主 |
发表于 云南省昆明市 2013-6-2 10: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待到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去”
宋代台州知府唐仲友,风流倜傥,不拘小节,特别爱交朋结友,谈诗论文。每次宴请宾客时都要请营伎严蕊作陪。一次公款吃喝时,严蕊为了助兴,吟《如梦令》一首,成为她的成名之作: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词浅意长,举座欢畅。
消息传到时任浙东常车使的朱熹那里,朱熹本来就对这样的官员心存芥蒂,为了收集唐仲友贪污腐败的证据,于是把严蕊抓来,严刑拷打。没想到严蕊竟然比共产党员还要坚贞,决不承认“作风问题”。北宋规定,营伎只能”三陪“,不能苟且。她说:神为贱伎,纵使与太守有染,也罪不致死。然而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能妄言也。朱熹无计可施。消息传到宋孝宗耳中,他说:此乃秀才闲气而已。将朱熹调任,由岳霖接任。岳霖很同情严蕊,决定放她一码,令她当庭作诗言志。于是又了《卜算子》的千古名句: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待到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读罢严蕊的词,心中充满悲凉。底层的生死荣辱丝毫不能自主。官场斗争经常会牺牲许多卑微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