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1376年历史的费郎君庙,由于费圣龙君神灵屡现,庇佑邑民,有求必应,从古至今,远近闻名,香火旺盛。唐太宗贞观时始建,唐玄宗时扩建:北宋时维修,天子封费郎君为"昭化候";元末至正十二年(1352年)蕲黃二州大旱,人相食,河断流,唯广济灾情稍轻。宋吏王临书载:费郞君能御大灾,功烈于民。元蕲州路总管赵昭武,故在蕲州建费圣龙君行祀,明年(1353年)蕲旱輙应,报知朝廷,顺帝勅封费圣龙君为"德化候"。 鄱阳之战,拥助天子,朱元璋登基后,重修寺庙,勅封费圣龙君为"昭化候"、勅封费圣龙君庙为"司 岁祠",勅每岁六月二日国祀,"县官躬祭,给米一石,需豕一口,纸钱果品,行五拜礼。明成化乙酉(1465)年庙灾,蕲州郡守徐麟,为报祷神破围之恩,亲率乡人重建殿宇(见蕲州志及及<<广济县志>康熙版)。清末民初,庙宇虽遭兵荒损坏严重,但主殿仍存。隨着"破四旧"和"文革"运动的到来,庙宇被拆、神像被毁,千年神庙一时成为一块废墟,唯有两名老和尚在此守着残墙断壁,望神而叹。不信神佛的社会、不懂寺庙文化的人,1971年干仕村(当时称大队)在此创办企业,兴办加工 厂和牧场。直到1991年,祖籍湖北枝江市妙医大师来寺后,在各地信士、本村村民和邻乡村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年艰辛创业,才还昔日英姿。2002年,武穴籍台胞伍文峰先生回乡观光,游龙湫寺后,题诗赞曰:“几番夜雨注龙湫,海客归来续日游。空谷涌青连梦泽,虹桥凝白艏仙舟。龙宫烟静横岗锁,深涧藤幽绕殿流。胜景萦怀倚杖立,泉甘何日济乡俦”。尔后又修建了龙湫寺庙门楼、圣母殿及大雄宝殿,起止今日,庙群建筑由寺庙门楼、圣母殿、僧房、大雄宝殿、费圣龙君殿等建筑构成,也算颇具规模。 道光三十(1850)年七月大旱,某姓数十人招羽衣士、画桃符、具犬血以秽物作法逼龙君降雨,乡人见而阻之。争执间,某姓垸人来报:全村风沙四起,大风掀屋,求速止。某姓一行惊恐不已,忙缷妆丢秽,祈祷龙君止风降雨。旱年祈祷龙君降雨,自唐时至民国,有求必应。每逢大旱之年,上至县衙,下至百姓,随着祷雨官一行的锣声,龙君尊坐移至哪里哪里就降甘霖。1938年9月,侵华日军到处烧杀奸虏,日骑窜至庙前,马侧昂首嘶叫、双眼直瞪、口吐白沫、两蹄悬空后划,不敢越化桥半步,气势凶凶的日本兵只得望寺兴叹,调转马头,因而乡里妇女僻躲在龙湫寺内安然无恙。费圣龙君,能助天子明君、能御大灾、庇佑邑民,功烈历朝历代,故而千秋香火旺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