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贵宾
鄂赣军区右倾特派员
   
- 积分
- 8303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
本帖最后由 冶师爷 于 2013-5-28 12:53 编辑
大冶“试水”工矿废弃地复垦 “废弃地”将变为聚宝盆
2013-5-28 9:20:00 来源:今日大冶 我有话说
大冶这座千年矿冶古都,因矿而兴,也为矿所困。千百年来,大冶丰富的矿藏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地下财富被源源不断地运走,留下来的是一片片残垣断壁、一个个千疮百孔……
2012年3月,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湖北省为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十个利用试点省市之一,黄石市是湖北省唯一复垦试点单位,而大冶市是黄石四个试点地区(大冶市、阳新县、西塞山区、铁山区)中的重点。
根据政策,将工矿废弃地复垦为农用地,可以置换成同等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这对用地紧张的大冶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
其实早在1998年,大冶就成了了土地整理中心,开始探索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利用。
变废为宝,是一种更高的掘金智慧。如何用好这些工矿废弃地,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转变“掘金”方式 大冶将“废弃地”变为聚宝盆
在大冶,由于挖煤、挖矿产生采空沉陷区,很多乡镇村庄的道路、供水设施、供电线路、通信线路和住宅等受到破坏,居民们陆陆续续往外搬迁。
现在的鑫东生态养殖基地,原本是大小洗矿厂的聚集地。沿着小路往前走,在旧址上,长满了速生树木,有人正在给树浇水。转型后,这里有了绿色的植被,村民期待着植被长成后的另一番新气象。
对大冶这个典型的矿冶资源型城市来说,这里的情况只是一个缩影。
大冶地区矿产富饶,经年累月的采矿、选矿、炼矿等一系列矿业活动,直接或间接引起了土地污染、土地塌陷、水土流失等破坏,同时还带来重金属污染等,不仅令土地这个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还使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降低。因此,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工作,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还能够变废为宝让废弃的土地变得有价值。
“全市工矿废弃地,如果全都能够复垦成功,变成耕地、林地或建筑用地,这是一项比资源枯竭型城市‘含金量’更高的支持政策。”大冶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工作试点办副主任石斌感叹道。
废区复垦、变废为宝。以前城市人只向“富矿区”要财富,现在,开始将“废弃地”变为聚宝盆,这是“掘金”方式的转变,也是创新,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规划复垦40017亩 “夹缝求生”破用地困境
复垦,不仅仅是为了种菜种粮食。石斌说,初步测算,全市列入复垦利用试点规划的面积40017亩,“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建设用地空间。”
据石斌介绍,复垦区的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转为农用用地后可等量调整到建新区作为建设用地使用地。“产业和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用地,近几年,我们的用地供求矛盾很突出,尤其是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但省上每年下达给大冶的用地计划仅有1000多亩,必须尽可能盘活存量土地,挖掘用地的最大潜力。
我市的工矿废弃地究竟有多少呢?据我市国土部门的调查显示:截止目前,全市有工矿废弃地总面积104100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98%。其中列入复垦利用试点规划的面积40017亩,主要分布在还地桥等7个乡镇(街办)。目前,各类工矿废弃地还在逐年递增。
“一方面废弃地大量闲置,另一方面建设用地指标已不能保障大冶建设发展用地的需求。”市转型办副主任刘锋杰告诉记者,两难困境同时存在,促使我市多年以来一直探索工矿废弃地的复垦利用,要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土地指标问题,夹缝中求突破。
据悉,全市因采矿形成采空区导致地面崩溃、滑坡、泥石流、塌陷和沉降等高度易发和中度易发地质灾害隐患不计其数。
幸运的是,湖北省成为了全国的试点,我省又选定黄石作为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试点,未来3年内将复垦6600公顷工矿废弃地,而大冶是黄石的重点。2013—2015年大冶复垦利用15935亩。
复垦成本高
钱从哪里来?之后怎么用?
“工矿废弃地主要包括损毁土地(如:露天采矿、地表堆积矿渣等)和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已经是‘千疮百孔’。”石斌在走访多个废弃地后如此感慨道,据他介绍,现在复垦利用的基本原则是: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建则建。
“按照相关政策,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报批所需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和耕地‘占一补一’指标,可通过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解决。”石斌说,按建设用地进行土地征收,按原地类进行补偿安置,不占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不再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占用耕地所需的占补平衡指标用工矿废弃地复垦出来的耕地面积抵扣,最终实现建设用地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
复垦成本高,钱从哪里来?据了解,各县(区)政府作为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的主体,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以财政投入为主,同时鼓励运用市场化机制,社会融资、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
“如何用好这些工矿废弃地,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刘锋杰说,复垦主要以改善生态为目标,以农业、林业、养殖业为主。同时根据复垦区不同的特点,先易后难,分期、分批拟定复垦实施计划。“第一批复垦项目主要包括陈贵、灵乡、金山店、金湖、还地桥、大箕铺、保安这7个乡镇,从2013年到2015年止,2013年下达11个复垦区项目区,49个地块总面积12885.2亩,已经全部分解到乡镇(街办)。”
让“休眠、废弃、闲置”的土地焕发“第二春”。蓝图已经绘就,我们也期待着我市的工矿废弃地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实现“华丽转身”。
记者 丁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