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版主
大冶网民协会秘书长
   
- 积分
- 4851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
|
市档案局创建新农村档案建设“四轮驱动”谱新篇
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市)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新农村档案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2012年,我市被列入了全省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创建市。一年多来,大冶市领导重视,部门齐抓共管,市、镇、村三级联动,开创了该市新农村档案工作的辉煌篇章。
领导重视,“四轮驱动”谱新篇
2012年8月27日,在还地桥镇政府六楼会议室隆重召开全市创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活动动员大会,来自该市各乡镇和涉农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市委副书记朱宏伟、市政府副市长张保平、毕正洁亲临大会并作重要讲话。
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创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市)活动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同志任副组长,各涉农单位和乡镇负责同志为成员,将档案示范创建和档案基础工作纳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特别是将创建经费保障落实情况作为一项硬指标纳入考核,印发了《大冶市创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活动的通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标准等资料。同时,市创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活动领导小组与相关单位、乡镇签订了创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市工作责任书,为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强有力的舆论氛围和政策攻势。
建立了新农村档案工作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办室加强对新农村档案工作的督办检查,并制发了2期《督办通报》。各涉农部门将机关档案规范化建设与基层站所档案规范化建设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市国土系统、市财政系统各单位档案全部达到省二级档案室建设标准。市公安系统、法院系统、卫生系统基层单位档案实现了规范化建设。
新农村档案工作以村为主,各乡镇加强对村档案室规范化建设的指导领导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协调开展工作。各乡镇成立了新农村档案建设工作督导小组,每个村至少安排一名以上驻村干部指导新农村档案工作,对各村档案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全市新农村档案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目前,该市金湖街办柯湾村、陈贵镇小雷山村等140多个行政村实现了档案规范化建设。
齐抓共管,“五有”档建树新风
一是坚持“五有”标准。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创建工作按“五有”标准开展规范化建设,全市各村、社区档案室全部按有档案室、有档案柜、有工作制度、有专(兼)职档案管理员、有整理规范的档案的“五有”标准开展规范化建设。二是融入“五务合一”。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视支持,成立专班、制订方案,将全市村级档案室建设纳入市委“五务合一”工作范畴,明确236个行政村、社区在村办公楼、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改扩建中设立档案室,85个行政村、社区新建办公楼、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规划建设了档案用房。三是推行“五个一”工作法。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结合档案工作特点,大冶市创造性地推行“五个一”工作法,市档案局班子成员每人带1个组,蹲1个工作片,每周不少于1个工作日深入工作联系点帮助开展档案示范创建工作,确保每个工作片每月重点帮扶1个以上示范村达到示范创建标准,每个乡镇至少有1家以上单位达到申报晋升省二级档案室的标准,有力促进了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市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服务民生,“四字”工程展新姿
征。对村所属党务、村务、财务、资产管理、经营承包、基础设施、生产经营、农户、重大活动等形成的文件材料以及具有特色的档案资料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对各门类档案进行规范整理、编目。2013年,我市还对各村村情村史进行了调查摸底,包括各村历史变迁、经济发展状况、风土人情等情况的地情资料等,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村情村史档案。
建。根据各地各单位具体实际,修订“三合一”制度,按照七大门类合理划分档案门类,科学规划档案目标,完善档案数字化、目录检索,对接市级档案数据平台,建立起科学有序、合理规范、方便易查的新农村档案资料数据库。
管。每个村建立了档案室和档案制度,明确了档案员,对村大事记、日常档案管理形成了常规性工作,对村重点档案史料进行保护,同时,对村民查阅利用提供便捷的服务,编写档案服务利用实例。
用。建好管好档案落脚点就是服务于民生,合理利用档案。2012年,我市市镇村两级档案室为村民免费提供档案利用1万多例。
在今后的新农村档案建设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切实找准新农村档案工作的切入点,在夯实基础、整合力量、积极服务上下功夫,为加速推进大冶争创全国百强县市再立新功。(来源大冶政府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