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夜有些兴奋,我平生第一次夸人,竟然不遗余力,夸得让人受不了!“虎尘老师,不要再夸奖了!”(琴瑟玉颜语)哈哈。有女私Q短信于我,不知是提醒我,还是谴责我:“虎尘兄,你夸她太离谱了吧?!我都不好意思。”哈哈!有男私Q短信于我,不知是提醒我,还是谴责我:“老兄,你个重色轻友的老色狼,怎么不夸一下我呢?”哈哈!我也会有遭到“质疑”的时候了。“她的文字就是写得好嘛!”“你要是也能写出个她的那样,我照样夸你个翻江倒海。” 我也奇怪:我错在哪儿?
是我用词不当呢?还是我别有用心?我乃性情中人,干嘛要牵就那些我并不认可的人和事,以及别人也不认可我的人和事。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如此兴奋呢?我忽然想到“溢美之辞”这个常用谦词。溢:满也,漫也。好话说过头之意。如此看来,赞美是要有“节制”的,这就好比好吃的东西吃多了,就会膨胀一样。这又好比在别人家做客一样,主人把最好吃的东西盛于你碗,你眼看满满的,又一下吃不完,却又不好意思拒绝,最后你碍于情面,不得不吃下去。结果可想而知:主人的好意,让客人不自在。客人的不自在,又让主人难堪。
太凡人们选择“溢美之辞”,其初衷是始于喜欢和爱戴的。没有哪个傻瓜会对着天夸奖:“天,我好喜欢你呀!”但是,使用另一句就不一样了,“天啦,我好喜欢你呀!”有人认为“溢美”是拍马屁的语言工具,这种浅见着实有些愚昧。人人都喜欢“溢美之辞”,不喜欢喜“溢美之辞”的人,十人中有九个是脑子进水了,要么就是“精神分裂症”。拒绝一个人的“溢美之辞”,看似轻快,殊不知你伤害了喜欢你的人(无论他动机如何)。“溢美之辞”应该是个褒义词,它比“赞美”还要高一个档次。“赞美”多半是个单数,“溢美之辞”多半是个复数。如“赞美”一个人,“你真美!”如“溢美之辞”一个人,“你真美,美得不得了,美得锦上添花,美得无可复加!”
在我们的人性中,“好话”依然是生活的“主流”,没有谁愿意听你的“坏话”。试想一个天天累得要命,疲得要死的人,他愿意听你的“坏话”吗?“溢美之辞”虽然多出了很多废话,但它总比多出的“坏话”要好听多少倍。这就好比你无偿得到一件意外的心爱之物之后,又附带得到一件赠送给你的珍贵的纪念品一样,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都知道“溢美之辞”是你因为对方赞美了你,而付出的一种谦态。此词在白话文初期的文人中,盛极一时。那时通讯不发达,读书人(过去统称文人)大多通过信函交流思想感情:鱼传尺素,鸿雁传书。信内开首和结尾多半会用“某某兄台某某学长某某大人溢美之辞,令我汗颜”之类的谦词。“溢美之辞”在这里是一种单纯的“礼貌用语”,别无深意。
而进入官场,“溢美之辞”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礼貌用语”,而是别有深意的。官场里的隐语和暗语非常多,局外人是看不出个究竟的。比如官人之间,你要是突然赞美他,他会笑脸相迎,而过后则一晚上都睡不着。为什么呢?因为他要琢磨赞美他的人,为什么要赞美他,为什么赞美他的人不去赞美别的人,而偏偏赞美自已。官场里没有好话和坏话之分,只有心照不宣的“黑话”之别。“溢美之辞”在官场里常常作为“搪塞”的代名词。无论对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都会以“溢美之辞”谦谦而过。既虚掷了问题,又搪塞了过程,而且还不得罪人。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堪比汉字,汉字的博大精深,路人皆知。象形,指事,会意,转借等等寓意寓形手法千姿百态。善用者能,巧用者妙,贯用者高。如果我的“溢美之辞”伤害了谁,那么,请你也让我“溢美”一下你,请你也让我“伤害”一下你,让我们在“溢美之辞”的颂扬中开心地活着。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