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时间悄悄的嘴脸》札记 恩施市舞阳中学 邱平 阿拉提·阿斯木的长篇小说《时间悄悄的嘴脸》(《当代》2013年第三期),讲述的是一个宽恕的故事。 艾莎麻利用50万元的定金,从看林人阿吉木头那里订购了十四块玉石。可是,哈里却用高价提前买走了这十四块玉石。艾莎麻利赶到哈里家里讲道理,要求买回这些玉石。哈里说东西自己已经出手了,并拒绝说出自己把这些玉石卖给了谁。艾莎麻利当时气愤极了,叫手下的人把哈里往死里打。哈里最后投降了,说自己只卖了五块玉,,剩下的九块玉在地窖里。艾莎麻利夺回了剩下的九块玉,还不解恨,终于“打死了”哈里。随后,艾莎麻利畏罪潜逃到上海,并易容后苟活于人间。这是故事的开端。小说在“三十 阿吉木头”的故事里才说出一出商场恩怨的起源,的确是匠心独运。读完这部小说我才知道,这部小说的最后一节是“三十五 时间永远歌唱”。 故事的发展和结局是这样的: 艾莎麻利在时间的长河中开始忏悔自己的行为。后来,他获悉哈里没有死,只是被打断了一条腿,就到哈里家里去谢罪。谢罪的过程一言难尽。艾莎麻利用八位数的人民币暂时平息了哈里对自己的仇恨。在昆仑山寻玉的过程中,艾莎麻利救了哈里的命,消除了哈里对自己的仇恨。但是,哈里的儿子尼亚孜国民党对艾莎麻利的仇恨并没有消除。在阿曼的婚礼上,尼亚孜国民党悄悄拔出匕首,想刺杀艾莎麻利,正在这时,“一个跳舞的汉子猛然一转身,腰部撞在尼亚孜国民党紧握匕首的手腕上,匕首凶猛地刺进了尼亚孜国民党的小肚子里”。艾莎麻利把尼亚孜国民党送到医院抢救,并在关键时刻把自己的鲜血输给尼亚孜国民党。艾莎麻利终于赢得了尼亚孜国民党对自己的宽恕。 小说的情节安排合理,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阿拉提·阿斯木想写出“把娘嫁给杀父之人”的大智大慧,他的匠心实现的程度如何呢?读者自有明断。 这部小说写的是新疆成功人士的当代生活。小说的语言有过余文人化之嫌。题材和语言或许会减弱其影响。 (约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