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在时光里的余香 连白鸽都羡慕,我竟有这好的朋友,把自己买的书,送到我家来,借给我读。
朋友姓李,是爱人的高中同学,相往三十余年,两家感情甚笃。他妻子小丽,是我的好姐妹,彼此倾诉的对象。
老李夫妻,以前是粮食系统职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双双脱离体制,做起了粮米生意。“民以食为天”,他们为人敦厚,甚讲诚信,因而,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商海搏击,时间久了,自有倦意,打理生意,是劳心劳力之作,又得担市场风险。所以,近些年,老李夫妻收了行当,闲散休养。平日里,老李在家上上网、读读书,有时垂钓于村野,如同闲云野鹤。小丽贤惠,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自得其乐。
在我认为,老李算是儒商,因为他身上,我看不到那种唯利是图的市侩,也看不到为富不仁的恶性。相反,老李性子直率,谈吐不俗。他虽未上过大学,但尤喜读书,也极爱买书。所以,日将月就,他家的书柜,堆满各类书籍,喜了我的眼。老李是有思想的人,他买的书,文哲史类居多。名家非名家,不打紧,只要有价值,合自己心意,无论贵贱,自是收藏。
藏书之人,最怕人借。可老李人好,谁借书,他都高兴。有的“黄鹤一去不复返”,他却不好意思要回,心想,既是喜欢,就送他罢,再补买一本即是。好在,现时读书者不多,借书人少。
老李生于六十年代,经历一些社会变革,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于人,于事,他有魏晋之风,侠骨之情。他身居江湖,关注民情、民生、民风。他同情弱者,痛恨社会不良之气。他常常在论坛发帖,针砭时弊。他是隐者,小隐于野,大隐于市。
也许是同时代的人,老李对土家野夫的文字极推崇,他对我说,写文章,一定要读野夫的作品,那是直抵心灵深处的文字。他把《相关何处》和《父亲的战争》》借给我阅读。从中,我读到了野夫的故乡、故人和故事,读到了他如同发出凌厉的声和另类的光的文字,读到他苍凉而又温柔的内心世界。于是,我在网上搜寻野夫的博客,和他的专栏文字,购买他的书籍,我成了野夫的忠实粉丝。最近,老李又借给我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和《伶人往事》两本书,这些都是文化底蕴厚重,值得阅读的好书。
在朋友圈中,老李是出了名的好施之人。先前做生意时,逢到年关,他必会给朋友家送上一袋好米,以示新年祝福;交往多年,每每朋友聚会,老李埋单次数最多;若是朋友家出了变故,他是送去问候和安慰,最多最及时之人。
不仅如此,谁家有困难,老李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前年,我家买房子,为差钱发愁,老李打来电话,问我们金额所缺,把钱送到家里来,弄得我们甚是感激。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于精神,于物质,老李是一个很有品味的朋友。在我的身边,这样的朋友很多,如白鸽、天马、墨影,他们的好,他们的善,他们的正能量,浸润在悠然的时光里,散发出怡人的,淡淡的清香……
2013年8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