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14
中尉
 
- 积分
- 236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读了苏苓的那本《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后,就迷上了重读《红楼梦》,只要有时间,总是会把《红楼梦》这本书读上几页。
小时候,家人不让读《红楼梦》,原因很简单:年纪太小,不适合,但是却时常可以见到哥哥读这套书。好象是越不许的事情,自己越好奇,于是,趁哥哥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会把他放在躺椅上的《红楼梦》拿起来翻几页,可是,很遗憾,读起来只觉得晦涩难懂,于是心里便想,是什么好看的书咧,看都看不懂,还不如《西游记》呢。
初中时在假期也读过这套书,可是感觉还是没有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更能吸引我,那里天天想着的便是《九阴真经》和桃花岛,对黄老邪的桃花岛充满了惬想。真正对《红楼梦》感兴趣,却是因为央视的那一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这一次,才细细的把这套书读了一遍,还找来一个大的笔记本把书中诗句给抄了下来,直到今天还记得黛玉的《葬花吟》,其实,现在想起来,那般读《红楼梦》真的只是读故事,读热点,而没有能真正欣赏它。
《红楼梦》这部书,现在读起来,和平常我读的白话文不同,到底留着那个时代的记忆,可是,却依然阻挡不了我对它的喜爱。雪芹是一位杰出的作者,只是这部小说在他生前没有能获得成功,就好象凡高一般,死后才获得巨大的殊荣。
《红楼梦》这部小说带有自传性质,但是又有着艺术加工,借“假语村言”,“真事隐”讲了一个纵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有关曹家的事情。只是雪芹并没有把小说的重点放在讲述自己如何不幸如何落魄上,而是把笔墨投向了人性和人心。雪芹的这部小说,从一开头便给了一个总纲,也就是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那十二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黛玉,宝钗,元春,探春,湘云,妙玉,迎春,惜春,熙凤,巧姐,李纨,可卿。这十二位女子的命运紧紧与曹府的兴衰相连,可是,我今天想说的并不是这个,而是这十二位女子是有着原型,有着她们的人生轨迹。
首选说黛玉吧,在高鄂的续书中,她是因为调包计心伤而逝,贾母也是同意宝玉迎娶宝钗的,可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反倒是贾母是力促二人,可惜的是,曹家卷入了当年的弘晳逆案,贾母惊吓而死后,无人再于黛玉作主,黛玉才亡的。这个推断来自于刘心武老师,我也觉得刘老师的推断比高鄂更接近真实。
曹雪芹没能活过四十岁,虽也因家族衰败而过着贫困的生活,但却写出了这部不朽的著作,本身就是一种传奇。一边阅读一边寻求《红楼梦》真实的故事,真的是一件特有意思和快乐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