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政府网消息】在家门口就能坐上公交车,这是众多市民的期待。昨日,市公交总公司总经理水波告诉记者,该公司在其开展的“假如我是乘客”大讨论活动中,对群众提出的打通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决定于明年初开始试点实施。 近年来,随着公交线路的不断优化调整,我市公交运营网络日臻完善。然而,对于不少市民而言,下了公交车后,总得走或远或近的一段路,才能到达家门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城区众多背街小巷、居民小区普遍存在“最后一公里”现象。“最后一公里”有多难走?“最后一公里”应该怎么走?带着诸多亟需破解的问题,市公交总公司进行了调查走访。 该公司提出,在公交主干网络全覆盖、城市规划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实施公交“微循环”,能够让远离公共交通站点的居民居住点或活动区域与主干线网对接,破解乘客“最后一公里”的公共交通困局。“微循环”公交是对目前公交线网的一种有效补充。据了解,交通部门正联合相关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更好地推进“微循环”公交体系建设,使“最后一公里”线网整体布局更贴近市民出行需求,从而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公交服务。 如何让出行成为一种幸福?今年以来,市公交总公司在“假如我是乘客”大讨论中,广泛收集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新开线路5条,更新车辆139台,日增加班次101个,延伸公交线路141公里,提前6个月并超计划完成政府十件实事确定的“开线路、增里程、公交全覆盖”的目标。水波表示,今后,该公司还将进一步广拓渠道倾听市民意见,了解市民诉求,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方便市民出行”为中心,加大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加密公交营运班次,加快车辆购置,加强公交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升公交的服务功能,认真抓好线路开通、班次增加、线网优化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把公交车开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把公交线路延伸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