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晚报》数字报 > 2013年12月10日 > 4版-生活资讯 > 正文 引丹江水进入襄阳城区 大李沟有望变清 本报讯【通讯员刘爱萍 记者沈明晶】引丹入襄,让城市的水活起来。上月,我市启动大李沟红水河至普陀堰水系连通工程。作为引水进城的首次尝试,引水线路如何?何时能通水?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跟随水利工程人员进行了实地查看。 红水河水库位于襄阳市区西北,主要拦截黑水河上游来水,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养殖等功能的综合水利工程。水库上游与引丹总干渠相连,下游为红水河西干渠。 此次引水方案,计划由引丹总干渠在张楼电站分流入红水河水库,经红水河西干渠注水入白龙堰、黑龙堰和普陀堰水库。除沿线农田灌溉外,主要补充大李沟的景观用水。 大李沟红水河至普陀堰水系连通工程主要是通过疏挖措施,打通38.6公里红水河至普陀堰的水系通道,把稳定可靠且水质优良的丹江水库水引入普陀堰,作为大李沟活水入城的源头。 6日,记者在牛首刘官冲村一处施工点看到,机器正在对渠道进行修坡整形。据负责此段施工的樊城区水利局总工胡发忠介绍,新的引水渠主要沿用原有的排水沟,然后对其修整。“今年年底连通工程就可完工,具体通水要看丹江口水库是否有水放。”胡发忠说,目前丹江口水库的水位在死水位,无法自流。 据悉,2005年,政府对大李沟实施了一系列工程改造,对两岸土方进行渠化,栽种景观树,收集沿线居民生活污水等。但由于上游自流水量较小,同时沿线污水并未彻底杜绝,水质较差。 引水进城工程完工后,不仅能改变大李沟“死水沟、臭水沟”的困境,而且能为沿线13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提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