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75|回复: 0

《论“市场炒作”》★【虎尘人文随笔(131】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62

1707

主题

3237

帖子

572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22
QQ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3-12-16 12: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开新浪邮箱,乐嘉给我发来一封邮件:示意我对此书予以“关注”。《本色》上市一个月,上个月用时20天,在开卷数据全国非虚构类作品中,《本色》排名第二。此书,在各大书店都以显著位置呈现,看来“名人效应”,你是不能回避的。

我向来对这种轻浮的市场炒作,不屑一顾。但是,你要承认这个现实:没有市场的炒作,就不叫“市场”了。我们常常对“市场炒作”,抱有深刻的偏见。其实,这个观念要纠正过来。

人们为什么讨厌“市场炒作”?①疑心宣传的主体有诈。②心理失衡,见不得别人出名。我以为现代社会传播的方式很多,“市场炒作”是必须的手段。你不要以为“酒”好了,就不愁“巷”子深。你“酒”好了,照样要愁“巷”子深。

现代传播的方式是很多,但又趋于混滥。混:就是混浊不清。你不知道究竟是哪个媒体好和坏,你不知道究竟是哪个媒体合适自己否。滥:就是杂乱无章。网络本身的“介质”,都没有厘清,都纷纷上“网”。

公的母的,主的副的,大的小的,都要一“网”情深,继“网”开来。最后的结果是:你无所适从,他无从适应。“你无所适从,他无从适应”,这其中就有“文章”可做了。什么“文章”可做呢?需要自荐性的“市场炒作”。

在营销学里,顾客的购买心理,永远存在。只要你摸到了它的“购买心理”的门槛儿,就有“成交”的希望。顾客在购买时的“你无所适从,他无从适应”的状态,就是“欲购心理”的反映。如果你不进行有效有力的自荐性的“市场炒作”,那么这种“欲购心理”,就会“抿灭”。

“市场炒作”,已经不是专属营销学的理论了。它已经被“市场理论”和“消费理论”广泛地吸收和接受了。一座楼房与一本书在“市场炒作”的实践理论上,没有两样。所不同的是,形态上有差别而已。但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要“炒作”得“太离谱”。

所谓“太离谱”:就是“物”是,而“形”非也。夸大,是必要的。粉饰,也是必要的。不然,“炒作”的目的,就失去了意义。但是,夸大和粉饰,都要有个节制。这就象一个汽球一样,无论你的底气中气大气豪气再足,你只能在一个汽球能容纳的范畴内“生气”,超过了就会爆炸。

由此,我把“市场炒作”的理论,称作“市场汽球论”。“汽球论”,比较能说明“市场炒作”的理论的原理。地球人都知道:汽球的伸缩性很强。我把一座楼房和一本书,比喻成最初未吹起的汽球之前的原态:都是瘪的,只有一两寸大。

而通过“市场炒作”的“吹”起后,它们由原来的几寸大,迅速被“吹”大几倍,甚至几十倍。那么,在“迅速被吹大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有效空间里,就是“市场炒作”的有效极限。在“有效极限”空间里,无论你怎么夸张和渲染,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如果你违背我的这个“市场汽球论”那么,它就会爆炸。爆炸了,“市场炒作”就从根本上被“瓦解”了。综上所述,“市场炒作”,不仅是我们生产和销售的必要的手段,也是我们购买和消费的必选前提和准备。

20:39 2013-12-15

东湖副刊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