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超调研我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公塔保护利用工作
12月24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宝超带领文化、规划、水利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一行,深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公塔实地调研。郑公塔,又名椿山塔,位于东太白湖滨,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941年),明成化三年(1467年)10月重修。郑公塔之最令人称奇处,是塔身与地面有约20度的倾斜。因此有鄂东“比萨斜塔”之称。2013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听取郑公塔保护规划利用情况介绍后,王宝超指出,郑公塔作为武穴唯一的国家级文物建筑,相关部门单位要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时机,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确保文物安全。 王宝超强调,郑公塔保护利用项目,要厘清责任主体,统筹谋划考虑,综合各方力量,分步实施。当地政府要利用宝贵的文物资源,按照“文化小镇”的模式精心打造,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要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家拳、河道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下大气力挖掘红色文化、将军文化以及地方戏曲文化,促进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刘伟进)
|